深圳唯冠與蘋果之間的iPad在華商標糾紛案將走向何方?在上海浦東法院駁回深圳唯冠提出的“iPad”禁售申請,中止訴訟之后,海外媒體又在昨日爆出深圳唯冠科技在美國向蘋果提起訴訟的消息。指控該公司在購買iPad商標時存在欺詐,因此不應繼續享有該商標的所有權。
一方面,深圳唯冠、楊榮山(深圳唯冠創始人,香港唯冠集團負責人)在中國內地多個地方和美國發起多場訴訟咬住蘋果不放,一方面又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傳出希望與蘋果達成和解的信息。楊榮山就明確表示,iPad商標權之爭,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和解。“iPad商標的價值并非唯冠創造,我們不會對蘋果公司獅子大開口。”
上海法院駁回禁售令等待廣東高院審理
2月23日,上海浦東法院就深圳唯冠起訴蘋果商標侵權案作出裁定(注:裁定不等于最后判決),駁回深圳唯冠提出的“iPad”禁售申請,中止訴訟。上海浦東法院的這一判決,無疑給原告方深圳唯冠和楊榮山本人澆了一盆冷水。
上海浦東法院稱,深圳唯冠的申請獲得法院支持的前提條件之一是,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而本案中,蘋果公司等與申請人之間就涉案商標因轉讓合同引起的權屬糾紛正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中。“在該院(廣東高院)作出終審判決前,涉案商標權歸誰所有尚處于不確定狀態。因此,目前認定被申請人銷售iPad平板電腦構成侵權尚缺乏依據。”因此,法院認為,申請人要求法院責令被申請人立即停止銷售“iPad”平板電腦的申請不符合法律規定。
廣東紅棉律師事務所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師告訴記者,由于iPad在華商標糾紛案影響越來越大,已經上升到社會公眾事件,因此上海浦東法院中止訴訟的裁定,是一種穩妥謹慎的做法。“現在的焦點是廣東高院。據說廣東省高院將在29日就上訴舉行聽證會。”
唯冠想求和:“我們不會對蘋果公司獅子大開口”
就在上海浦東法院作出中止訴訟的裁定之后,海外媒體又爆出了深圳唯冠科技已于2月17日在美國加州高等法院提起訴訟,指控蘋果公司在購買iPad商標時存在欺詐,因此不應繼續享有該商標的所有權。
一邊在國內外向蘋果提起訴訟,另一邊,深圳唯冠和楊榮山本人又在多個公開場合釋放信號稱,希望能與蘋果達成和解協議。
2月23日,楊榮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明確表示,iPad商標權之爭,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和解。“iPad商標的價值并非唯冠創造,我們不會對蘋果公司獅子大開口。”
深圳唯冠方面的律師謝湘輝也證實,深圳唯冠確實在與蘋果公司就和解問題進行商談,但謝湘輝并沒有透露具體的商談細節。謝湘輝同時表示,如果在本月29日廣東省高院開庭前達成和解,那官司就不用再打了。
iPad在華商標糾紛案影響越來越大,受到市場人士和法律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深圳唯冠債務高企,手中只有iPad在華商標這一“優質資產”,深圳唯冠(包括其背后的諸多債權人)和楊榮山在國內外發起多項訴訟,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訴訟手段向蘋果施壓,希望蘋果能出一筆高昂的和解費;而法律界人士則指出,盡管從道德層面看深圳唯冠有趁火打劫的嫌疑,但是從法律層面看,iPad在華商標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成向蘋果轉移,也就是說,深圳唯冠依然是iPad在華商標的合法持有人。深圳唯冠就是利用蘋果的這一漏洞,來謀求自身權益最大化。
iPad很難放棄中國 不和解將是“雙輸”
如果雙方不達成和解協議,可以預判,iPad在華商標糾紛案在短期內很難出結果。這不論是對深圳唯冠還是對蘋果公司來說,都將是雙輸。
從深圳唯冠方面來看,由于深圳唯冠背負數十億的債務,本身處境就十分窘迫,很難有財力和精力與蘋果展開馬拉松式的訴訟;深圳唯冠的諸多債權人也都希望深圳唯冠的“iPad在華商標”能夠盡快變現。
從蘋果方面看,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蘋果第二大市場,2011財年蘋果在華銷售額達130億美元,顯然,這一巨大的市場蘋果根本就不可能放棄。此外,備受消費者矚目的iPad 3即將發布,如果在華商標糾紛沒有得到解決,蘋果公司不敢將iPad 3引入中國市場。
從市場層面看,iPad在華商標糾紛案,對聯想、三星等iPad競爭對手而言,卻是擴大其市場份額的機會。IDC數據顯示,蘋果iPad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高達76%,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聯想和三星分居二三位,但市場份額僅為7%和3%。東南亞金融機構聯昌國際分析師喬納森·恩格稱:“蘋果的損失可能就是聯想和三星的收獲。”
推薦閱讀
中國央視3D頻道試播近2個月,廠商雖然很熱情,但能正常收看的觀眾微乎其微,反應并不好。 想看3D頻道并非易事 3D頻道在2012年1月1日開播的消息一經發布,賣場里的3D電視銷量大幅增長。不過當消費者將3D電視買回家之后>>>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