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在家電政策扶持下,我國家電業著實火了一把。2012年新年伊始,政策真空期里行業走勢低迷,家電企業信心受挫。在家電生產企業和銷售渠道各環節的努力下,新一輪家電扶持政策已是箭在弦上。
年初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曾透露,商務部將及時研究制定替代接續政策,繼續刺激國內消費。隨后又有消息稱,有關部門正在研究針對節能環保家電產品的扶持政策,鼓勵綠色家電消費,可能包括但不局限于變頻空調。本周一,北京蘇寧總經理侯恩龍確認,來自商務部和工信部的消息,新一輪家電消費刺激政策有望在4月出臺。
從家電市場的銷售信息反饋來看,過去兩年在三大家電刺激政策下,行業年銷售額保持20%-30%的增長速度,不少上市家電企業的凈利潤也出現40%以上的增長速度。據海爾集團統計數據,僅家電以舊換新一項政策,給集團的銷售貢獻率在60%以上,帶動的銷售額超過200億元。
而在春節前后這段家電政策“真空期”里,國內家電行業的銷售直線下降。據奧維咨詢統計,今年1月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量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32.5%和25.7%。
在權衡國家資金補貼付出和市場經濟繁榮收益之后,商務部的確有理由延續家電刺激政策。
不過,上一輪家電刺激政策卻也遺留“虛火”,透支了市場需求。新政策下很多企業和中間商走“捷徑”,賺“政策錢”。比如,之前的以舊換新等政策下,行業涌現“灰色的產業鏈”,“黃牛”輩出,讓該拿補貼的人拿不到補貼。家電下鄉政策下,某些企業聯合經銷商,騙取國家補貼。節能補貼政策下,甚至出現企業虛標能效標識現狀。
消費者不禁要問,新的消費政策能否解決這些問題?新家電消費政策的初衷是為給消費者優惠,還是為企業披件寒衣好過冬呢?
如果家電刺激政策延續勢不可擋,那么希望新政策的落腳點不是單純以政府財政資金拉動企業銷售,而是通過優惠政策,拉動行業技術升級轉型,改變中國家電企業缺乏專利、核心技術,摘掉“代工大國”的帽子。
推薦閱讀
據媒體報道,國家相關部門有望上調液晶面板進口關稅,32英寸及以上面板關稅將從3%提高至5%。由于面板關稅牽一發動全身,進口稅率上調對大陸面板企業和整機企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請看本期《家電縱深》:我彩電業亟需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聞評論:家電行業政策扶持不如政策激勵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