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炊具事件剛平息,蘇泊爾最近又惹上新麻煩被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曝光一款電磁爐和兩款電飯煲的指標不合格。家電行業技術參數虛標的問題再度引起社會關注。
對此,蘇泊爾公司相關人士回應稱,其實,公司早在2011年11月中旬便知道這一結果,后向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復檢申請,并得到合格的復檢結果,而此次陜西省質監局公告里的檢測單位為“省電子產品質檢站”,與之前的復檢單位并不一樣。
蘇泊爾的回應與上一次不銹鋼炊具事件幾乎如出一轍:其時,蘇泊爾81個型號不銹鋼炊具被哈爾濱工商局道外分局檢測出存在錳含量超標、鎳含量不達標的問題,隨后,蘇泊爾聲稱其制造的所有相關產品,歷次均通過國家相關機構檢驗,檢測結果均合格。而爭議的關鍵,就在于檢測依據的標準一個是1988年版,另一個則是1992年版。
如今,檢測結果又存在天壤之別,不能不讓人產生懷疑,到底蘇泊爾所生產的這些產品有沒有質量問題,我們該聽信哪一個檢測結果?遺憾的是,不銹鋼炊具事件因兩個檢測標準版本針對材質問題解釋不清,而新標準尚未出臺的真空期,最終也不了了之。而今,蘇泊爾再陷“質量門”,會不會又是不了了之?我們仍拭目以待!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炊具產品質量好壞關系到民眾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領域。此外,至今遭遇“質量門”危機的蘇泊爾產品,若檢測標準和手段不能及時調整,今后還將面臨檢測結果不一致的尷尬,屆時,監管部門的公信力還將會受到嚴重損害。基于這些認識,我們再也不能讓蘇泊爾“質量門”不了了之。
首先,我們需要針對蘇泊爾被檢測出來不合格的產品,再進行科學嚴謹的檢測,并給予最終的結論,還民眾一個真相,若蘇泊爾品牌的產品確存在質量問題,應及時給予相應懲處;其次,應該就此高標準、嚴要求出臺符合民眾健康需求的檢測標準,并完善相關質量技術檢測體系;再次,針對家電業內大量存在虛標的問題,進行徹底排查和檢測,清理和整頓一批問題產品,同時,藉此加強日常監管和檢測力度。
推薦閱讀
把3D成為彩電產品的標配放大成3D是彩電業未來發展主流方向的觀點被業界人士指為偷換概念。而從全球彩電業的發展看,未來彩電產業將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顯示技術的升級,二是基于電視的智能平臺應用。 3D電視成春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別再讓蘇泊爾“質量門”不了了之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