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管收音機、隨身聽、平面電視WEGA,這些都是曾經風靡全球的索尼獨創產品,然而進入90年代以后索尼幾乎不出任何暢銷產品了。除此之外,2005年起索尼的核心事業--液晶電視的生產銷售一直處于蕭條狀態,導致到2012年3月為止,索尼已經連續8年虧損。近20年來一直關注索尼的日本著名證券分析師表示:“1990年代后半期以來,索尼就像是風中殘燭了。”對于索尼的衰敗原因,日本“鉆石社”編輯部的片田江康男對比80年代對索尼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的采訪做出了分析。
1又是家電又是金融,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現在索尼的營業利益一半以上是來自金融事業,家電老本行似乎已經名存實亡了。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個公司失去了主心骨,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了。”索尼是以家電起家的企業,然而目前卻在東摸一把西打一耙,失去了著重點,也就迷失其中了。
2沒有貼近生活的“劃時代產品”
曾經的晶體管收音機是索尼創始人、井深大和技術人員為了延長收音機的使用時間而通過日以繼夜的努力之后開發出來的產品,在當時被譽為是徹底改變了日常生活的劃時代產品。然而現在的索尼似乎失去了持之以恒的開拓、創新精神了。
3開發新產品總是落人一步
索尼另一位創始人、盛田昭夫在1987年的采訪中曾經談到:“劃時代產品指的就是,沒有人想象過或者見過,但做出來以后能改變生活模式的東西。而這種東西不是挨家挨戶問清楚需求以后再去研制的,這就太遲了。”盛田昭夫表示:“我開發東西時從來不依賴市場調研這種東西,我是先行動,接著是摸索找靈感,最后開辟新市場。”他的這種思維方式和蘋果公司的喬布斯有不約而同之處。但是現在的企業一般都是為“市場調研”是瞻,這種“庸材”做法也就難出劃時代產品了。
4不重視科研人員
索尼創始人、井深大非常重視科研人員,他曾經說過,認真對待科研人員的開發成果,創建能把技術力量發揮至極致的自由闊達的企業。可以看出,技術力量就是索尼的生命力。然而在之后的改革中,索尼開始裁掉技術人員,而2005年霍華德斯金格出任CEO以后,更是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人員裁減。據悉,這些被裁掉的技術人員后來被韓國三星、LG吸收,為韓國產液晶電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
5硬件軟件服務失去協調
盛田昭夫在1989年說過:“我們的硬件軟件服務就像是兩個車輪,運行速度是一致的。”可見索尼的創辦人對硬件軟件的建設是一視同仁的。然而索尼雖然早在33年前就有了“便攜式電子設備”(代表作是隨身聽)的構想,但在軟件開發以及網絡服務普及方面已經遠遠落在了蘋果之后。
綜合上述5項原因,片田江康男認為索尼之所以退色,主要就是因為背離了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的經營理念。片田江康男說,目前索尼雖然仍是家電業一方霸主,但在已經“忘本”的經營成員領導下,索尼走向沒落的那一天似乎也不遠了。
推薦閱讀
因為存在火災隱患,日本大金宣布召回53款空氣凈化器,但不涉及中國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媒分析:索尼為何永遠當不了蘋果?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