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已有4年的“家電下鄉”最近因為政策退出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受此消息影響,7月份以來,包括海爾、創維以及海信在內的多個家電巨頭股價下行,其中海爾四個月內股價跌逾20%。在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市場的反應顯然是過激了。家電下鄉政策實施以來,各家電企業基本完成了在農村市場的渠道建設和品牌推廣,已經在農村市場站穩腳跟。其次,市場對年底開始的政策退出早有預期,大部分家電廠商已提前著手應對,減少下鄉產品的生產和推廣力度,已經逐步稀釋了政策退出的影響。
在筆者看來,家電下鄉政策的退出,對大企業影響有限,對小企業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那些只依賴政策補貼而存活的企業,在“后家電下鄉時代”將難以為繼。
猶記得彼時,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出為家電企業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霾下提供了饕餮盛宴。4年家電下鄉帶動了農村家電市場的爆發性增長。根據商務部2011年9月初發布的數據,到今年8月家電下鄉累計銷售下鄉產品1.8億臺,實現銷售額4050億元,發放財政補貼460億元,而這中間,冰箱、彩電、空調和洗衣機是家電下鄉帶動銷售增長最快的產品。
而此時,家電下鄉政策的退出卻處在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之中。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的危機來的是悄兮兮,又猛如虎。“2008年金融危機,國內企業有兩架馬車的拉動,日子好過,而今年原材料、人工成本各個方面都在上漲,家電價格卻還在不斷的降,對企業利潤傷害很大,再失去國家政策的補貼,日子愈發難過啊。”這是廣東某小企業負責人的感嘆。顯然,家電下鄉政策的退出對于中小企業影響巨大。對于小企業來說,失去政府的扶持將生存艱難。
家電下鄉有600多個中標企業,其中消費者熟知的品牌不過幾十個,另外幾百個品牌均是“臨時”的——不少企業同時注冊好幾個品牌,輪流去競標家電下鄉,中一個是一個,不少小企業靠的就是政府13%的補貼生存。
筆者認為,家電下鄉政策退出后,這些靠政策的企業將很難存活。商務部有關人士曾指出,將中小企業引入家電下鄉,是為了給它們提供更多發展機會。但事實上,筆者發現,很多小企業并沒有利用好這一機遇,它們不是提升技術、產品、服務,而是單純地以價格取悅消費者。不難想象,政策補貼結束以后,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小企業將很快會被擠出市場。
推薦閱讀
在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彩電行業有這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那就是除了海信穩座第一把交椅之外,第二第三的位子鮮有品牌穩定、屁股坐熱的時候,這一特點與冰、空、洗市場已然形成穩定的雙寡頭市場格局相比形成了明顯的反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后下鄉時代只依賴政策的企業將難以為繼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