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稀土的儲存量少,又有非常好的性能,被廣泛應用與尖端領域,自然更為貴重。但是近日來,贛州稀土和包鋼稀土先后宣布停產。原因卻是稀土的價格不斷下跌,導致國內南北稀土巨頭采取了停產的辦法來進行保價。
在此之前的半年,稀土象“蒜你狠”、“姜你軍”、“憑什么”一樣,在某些人的爆炒之下,價格飛漲。從2011年初開始,在半年的時間內,稀土的漲價狂潮便一路洶涌,到6月底,這股漲價潮才算結束。銪、釓、釔等品種的漲幅一度高達10倍。而之后的價格雖然有所下調降,到了10月份,稀土產品的價格仍然與1月初相比,上漲了3-7倍的價格。
稀土的價格在暴漲之后,迅速迎來了暴跌。從第三季度開始,稀土價格不斷下調。以釹鐵硼產品N35為例,9月份價格為每公斤400多元,10月份跌到每公斤200多元,可以說是一周一個價,甚至一天一個價。稱得上,上半年漲的有多瘋,下半年跌得有多慘。之前的炒家也嘗到了苦果,賣一車貨,就能虧上百萬。
“肉疼”的不只是炒家們,下游產業的日子亦難熬。
稀土的衍生品在空調變頻電機上普遍應用,稀土價格的暴漲,讓空調變頻電機廠家痛苦異常。由于成本上漲的太快,節能變頻空調里用到的永磁材料成本從每P(輸入功率)60元漲到300元。這也成為空調整機產品成本上漲的一大組成部分,盡管空調廠家一直在試圖進行漲價來化解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但是真正想要把價格漲起來,又是極其艱難的。僅上述材料成本上漲,就是成本占比從10%漲到了20%左右,上升了10-15%,空調產品本來就如同賣白菜,這樣一來,利潤更是大幅下滑。
變頻空調是近年各空調廠家助推的產品,但是由于變頻壓縮機成本的上漲,變頻空調整機成本上漲的壓力也就隨之而來。如果變頻壓縮機漲價200元,變頻空調整機就要漲500元。這樣一來,變頻空調價格與定速空調價格進一步拉大,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多花1500元買一臺變頻空調,倒不如省點錢買一臺定速空調了。
多家空調整機企業表示,終端價格將不會變化,換句話說,誰都不敢貿然大幅提價試水。
事實上,空調巨頭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來擺脫對稀土類原材料的依賴。格力電器利用技術革新來降低企業成本。格力采用鐵氧體替代稀土變頻壓縮機,已經實現1.5P以下的替代,這可降低成本100-200元;1.5P以上已有技術突破,量產后可降本500-800元。
美的也采用了鐵氧體壓縮機的方式,雖然目前美的變頻壓縮機大部分使用稀土,但是隨著稀土價格瘋長而導致成本上升的壓力以及鐵氧體等替代材料運用技術的成熟,“預計壓縮機采用稀土的比例將逐步下降。”在技術上,美的旗下美芝公司掌握了稀土電機和鐵氧體電機的設計、評價技術,可根據稀土材料和鐵氧體材料的不同特性進行最適化及系列化設計,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盡管和稀土壓縮機相比,鐵氧體材料壓縮機的體積大,能效差一些,但是,這仍然是一種有益的嘗試。而且對企業來說,兩種材料“各有優劣”,關鍵是如何用好。
另一個利好的消息是鋼價的下跌,同時9月末國內銅現貨價格經歷過單周跌幅達10.6%的暴跌。
其實嚴格說來,鋼價銅價暴跌對家電企業來說并不一定是表面看來的好消息。
一直以來,我們聽到的都是鋼價上漲的消息。而這個鋼價上漲,一直是空調企業漲價最“理直氣壯”的理由。但是,從9月中旬開始鋼價開始進入下跌通道。分析其原因,資金緊張、需求不繼、國外市場劇烈波動、鋼市信心不足、礦價下跌都導致了鋼價的下跌。此前一度堅挺的鐵礦石原料價格也出現了暴跌,集中原材料價格像商量好是的,一起玩“喋喋不休”的游戲。
但這個游戲并不好玩。
由于鋼價下跌,鋼企提前“入冬”。一些鋼企開始以檢修方式來進行停產和減產,而業內人士預測,減產的范圍還會擴大,另外一些企業雖然現在還在“硬撐著”,但早晚也會加入減產停產的隊伍。
冰箱、洗衣機的箱體、空調的室外機以及空調、冰箱壓縮機外殼的主要材料都是鋼材,以空調用鋼為例,其成本占一臺空調總成本的比例超過10%。另外看銅,銅在空調中的成本結構為20%,如果銅價持續保持低位,將能有力的對毛利率產生積極貢獻。
以空調產品為例,原材料價格是下降了。但是現在市場上的產品是采購的之前高價原材料。如果此時大幅度降價的話,那么工廠必然吃不消。另外,2011年空調行業的庫存已達新高,在2012年如何消化掉庫存是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而目前的預測是,家電行業產品銷售的增速將會減緩。實際上,通過分析發現,空調業雖然迎來了空調原材料的下跌的好消息,但是整體行業的形勢依然嚴峻。
我們不僅僅要看到原材料價格的下跌,更要看到家電產品增速下降,出口需求不振。各地開始房地產限購政策直接抑制了炒房行為、海外市場經濟不景氣、歐債危機持續蔓延、歐美市場回暖乏力、國際競爭加劇、節能惠民政策退出、宏觀政策調整打壓消費信心等因素均對家電消費產生不利影響。
盡管原材料價格在下降,但是家電企業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推薦閱讀
近日,彩電企業不約而同提出差異化的概念,以應對行業不景氣的現狀。 三星打了頭陣開始在屏幕尺寸上做文章,為區別市面上通常使用的42英寸和47英寸兩種彩電,三星此次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43英寸及48英寸的差異化液晶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稀土減產鋼價下跌 家電業競爭將更激烈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