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8月9日訊]浙江某家電下鄉企業人士向中國家電網抱怨,“那些大企業簡直太可惡了,簡直不給我們這些企業生存的空間”,這位憤憤不平的企業人士稱,雖然在三四級市場還有家電下鄉政策制定的市場競爭法則,但某些企業仍然可以用非常規競爭手段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
另一邊,中國家電網還聽到了另一種聲音,某以迅雷之勢的市場執行力著稱的知名家電企業的相關人士希望,“三四級市場能夠趕緊回歸純粹的市場主導的競爭環境中去,而不是這2、3年來依靠政策力量的競爭態勢”,該人士認為,行業政策讓一些中小企業“回春”了一把,但這對于那些大企業來說,達不到其“充分占有、完全競爭”的市場目的。
兩種心態,那么誰還在對政策有所期待,誰還充滿著“賭政策”的心態?
對于懷有這兩種相反心態的企業的深層動機,家電產業資深觀察人士劉荷清向中國家電網分析認為,通過三年的政策(主要指家電下鄉)培育,那些大企業已經獲得資本和市場層面的深度拓展,那些小企業沐浴到了政策帶來的“陽光雨露”,兩者不同之處在于:“對于那些大企業來說,從政策中獲益最大,但如果現在沒有政策法則,他們覺得自己更像是脫了韁的野馬,跑得更歡快;對于那些小企業來說,他們希望獲得更多‘陽光雨露’的滋潤”。
志高空調公共關系部部長黃通華向中國家電網表示,“政策只是讓企業錦上添花而已”,在黃通華看來,在當前形勢下,大企業是不會存在有“賭”政策的心態。
某二三線白電企業一位相關負責人向中國家電網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該人士認為,“對于成長型的企業來說,政策不能幫助他們在行業中取得優勢”。
正因如此,如果說有些企業還在期待政策的奇跡或機遇的話,那些先知先覺的企業已經開始一番順應市場競爭法則的整頓。據悉,包括海爾、美的、格力、格蘭仕等在內的品牌企業已開始著手于營銷平臺、運營機制、管理體系的整頓,以及渠道與新業務的多重布局。
劉荷清說,“企業先知先覺是生存本能,而聰明的企業‘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能力很強。那些大家電企業在市場形勢上往往判斷清晰到位”。(文/明彥華)
推薦閱讀
[中國家電網8月19日訊] 谷歌收購摩托羅拉這樁被稱作頂級收購的事件,在財經界評論人士看來是近年來IT互聯網并購案里力度最大,也最震撼的,這是谷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臨門一腳。 隨著這臨門一腳,以PC為中心的互聯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可期?不可期?家電企業誰還在“賭政策”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01/11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