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此前已經歇業了大半年時間的哈哈貸重新開張。。
去年7月,這個運行了一年多的P2P(Peer to Peer,點對點)的網絡借貸平臺宣布關閉。
這引發了外界及監管層對P2P模式的廣泛關注。哈哈貸創始人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運營資金不足”。
網站關閉的半年里獲得了投資
“長發披肩”的姚宗場畢業于北廣美術專業,在哈哈貸之前,他有過自己的廣告公司。2008年,在一次為花旗銀行做信用卡推廣的過程中,他調研發現,國內很多人的確需要錢,也有很多人的確有錢,但他們缺乏相互對接的平臺。
2009年,27歲的姚宗場創立哈哈貸,把自己做廣告公司賺的200多萬全部投了進去。
“人力成本,平臺的搭建成本,都是不小的費用”,姚宗場說,到2011年時,的確沒錢了,而融資又沒談攏,只好選擇關閉。
難得的是,在關閉的幾個月里,哈哈貸居然完成了幾百萬元的融資,資金來自力銘科技的兩位創始人。
力銘科技是一家IT技術公司,從事商業銀行內部商業匯票業務電子化建設、電子票據跨行交易建設、供應鏈融資在線處理建設和其它銀行中間業務的研發,在2009年被恒生電子收購。
劉澤豐就是這次哈哈貸的投資人之一,他曾任力銘科技總經理。早在2011年上半年,劉澤豐及另外一個伙伴就在P2P領域尋找投資機會。在哈哈貸之前,他們已經接觸了上海及上海以外的數家P2P公司。
為何最終選擇了一個宣布歇業的公司?
“創業者本身是一個重要因素”,劉澤豐稱,他們看好姚宗場個人身上的一些創業者必備的特質;其次,在哈哈貸的運作機制中,信用和風險控制被放在重要位置,在運營期間,并沒有出現過大的問題。
給劉澤豐帶來信心的還有哈哈貸重新開張后的模式。在他看來,哈哈貸新模式“與其它P2P有著非常本質的區別”。
“整合金融資源的互助平臺”
實際上,自2007年第一家誕生以來,P2P網絡借貸平臺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國內P2P網站已達到2000多家,因此有人將2011年稱為網絡互借行業的效仿之年。
但在采訪中,姚宗場一直強調的是,“提供單一資金服務的P2P模式最終將退出這個舞臺”。
重生后的哈哈貸,給自己的定位是:整合了金融資源的互助平臺。“網絡借貸只是一個起點,就像一棵樹一樣,借貸只是我們的一片樹葉,我們將來會提供更多的枝葉”,姚宗場說。
以哈哈貸目前推出的首個產品“哈哈成長貸”為例,這是一款專門針對大學生的產品。哈哈貸給它的定位是,不僅為大學生提供成長過程中需要的資金服務,還會跟大學生周圍的生活圈子互動起來,比如,跟大學生相關的培訓機構、電子產品商店、餐飲企業等合作,直接將哈哈貸的帳戶與這些商戶對接,幫助大學生良性地使用借款,同時實現對消費路徑的監管。
隨著大學生的成長,哈哈貸還將為他們提供成長記錄和數據分析,跟未來的社會對接。所謂成長記錄,姚宗場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某個大學生在校時,通過哈哈成長貸,支付了自己的培訓費用,然后又通過打工賺錢將貸款還上了,哈哈貸會為其整理并提供諸如此類的成長記錄。
同樣作為雇主的姚宗場認為,假設甲、乙、丙、丁四個大學畢業生同去一家公司面試,他們條件相當,而其中一人能提供上述成長記錄的話,可能更容易從面試中勝出。
哈哈貸還將推出針對小微企業的服務。類似的是,除了資金服務,他們還將跟貸款企業的上下游打交道,為小微企業營造一個助其良性發展的環境。
劉澤豐覺得,與純粹的提供資金服務的P2P模式相比,哈哈貸新模式將嵌套對客戶越來越多的人性化服務,增加用戶的粘度,這才是生存的根本。
而要提供這些服務,劉澤豐認為,哈哈貸不能僅僅是一個純粹的網上互借平臺,它需要在自己的模式中,加載各類金融服務資源,成為一個陽光化、規模化的金融實體。
在新模式中,哈哈貸將引入信審、擔保、物流等第三方機構,把傳統銀行放貸的各個環節的工作,分別交給專業的機構完成。
哈哈貸的新模式的理念是,將被動的風險控制轉化為主動的風險控制,即努力讓借入者堅持不違約。
因此,他們自新模式推出首日,就向出借方承諾“100%賠付”。對于這一點,劉澤豐的解釋是,“無論是對新模式還是對客戶信用環境的培養,我們都有足夠的信心”。
新模式的挑戰
按照過往的數據,姚宗場說,哈哈貸平臺的借入者年化利率約為15%,再加上向平臺支付的3%的傭金,差不多成本在18%左右。
但在新模式下,意味著,每做一次資信論證,借入者就需要向第三方機構支付一次費用。姚宗場透露,這筆費用會控制在“10元-20元以內”。
在拍拍貸首席運營官張俊看來,引入第三方機構不失為一個好的嘗試,但從借入者的角度講,除了支付利息、平臺傭金,還要支付第三方的費用,這無疑提高了借入者的融資成本,除非平臺能夠讓利,降低整個融資成本。
目前在“100%賠付”的承諾下,一旦出現壞賬,賠付成本都將由哈哈貸平臺承擔。但在遠期,當與擔保等第三方機構合作起來之后,哈哈貸希望能與他們風險共擔。至于第三方的機構是否愿意與哈哈貸合作,以及未來是否能風險共擔,一位外資VC表示還要看實踐。
哈哈貸模式中,為借入者提供資信記錄成為吸引上述外資VC的一個亮點。他認為,中國現在還缺乏個人的信用體系,也沒有為個人提供資信報告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果哈哈貸收集的數據到一定量的時候,已經類似這種機構了。
“但這個模式在初期面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這位VC表示,如何讓銀行、招聘網站、HR等資信報告的接收方以及用戶使用量之間平衡發展是接下來的關鍵。
<推薦閱讀
VC躊躇:網絡互借還在模式探索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哈哈貸重生:網站關閉半年里獲百萬投資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10/3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