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問題
數碼和半導體產品銷量減幅增大、在中國市場盈利難度大。
活力因子
用裸眼3D電視提升品牌形象、加強海外拓展、積極開展汽車鋰電池等新業務,強化社會基礎設施業務。
東芝公布的2011年4月至12月的銷售數據顯示,銷售額為43539億日元,與2010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157億日元。
在日本經濟整體不振的背景下,東芝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中國、印度、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地區,畢竟這些地區的經濟環境要比日本本土堅挺得多。2010財年,東芝海外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55%,東芝的目標是在2013年度之前將這一比重提升至65%,中國將占至15%。
東芝公司中國總代表桐山輝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跟美國市場一樣存在巨大商機并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各地政府有權動用財政預算實施項目,這些在日本感受不到。東芝今后會在中國擴大銷售網點。
數碼家電很難賺錢
東芝有四大業務板塊: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施及家用電器,2010年度銷售額的各業務領域的所占比例33%、20%、33%、9%。東芝提供的2011年度業績預測數據顯示,2011財年數碼和電子元器件產品估計均有大幅下滑,社會基礎設施領域則出現增長,這與中國目前的發展趨勢一致。
面對國內數碼家電領域激烈的競爭,日本企業想分一杯羹也非易事。進入數碼時代之后,中日彩電企業在技術上的差別越來越小,而內資品牌的價格更低,令日資企業的生存頗為艱難。
“10年之前,民用家電只要在全世界賣出去1000萬臺,一般就能賺錢。但現在的情況是,就算賣得更多,也依然沒有利潤。現在日本市場形勢嚴峻,采用以往的辦法做生意根本行不通。這樣一來,真不知道出路何在,這是我最犯愁的一個問題。”2011年6月份,出任東芝公司中國總代表、在東芝有著20多年從業經歷的桐山輝夫坦言。
即便如此,日本企業并不肯放棄數碼業務。因為數碼產品雖然目前盈利狀況不佳,但投資少、資金周轉快,對東芝來說是塊很好的資產。東芝的思路就是增加數碼產品的附加值——這正是日本的制造商們所堅持的方向。
東芝計劃是想憑借裸眼3D技術和4K分辨率來擴大東芝在數碼領域的業務規模。桐山輝夫坦言,僅從日本市場來看,我們并不認為裸眼3D電視一經推出就會馬上暢銷。這其中當然也有硬件的原因,但主要問題還是出現在,無法預見軟件能夠給予裸眼3D多大程度的技術支持。但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講,推出旗艦產品的目的是利用裸眼3D電視的效應來提升品牌地位。
新業務前景可觀
與許多日資品牌一樣,東芝近年也積極向社會基礎設施及能源領域拓展。在這個領域,日本品牌的技術積累更強,競爭也不像民用領域那樣激烈。
智能社區是東芝基礎設施板塊中的支柱業務。2010年10月,東芝成立了專門的“智能社區事業統括部”來強化其智能社區業務。2011年4月1日,新成立一家內部公司:社會基礎設施系統公司,為智能社區的基干業務提供支持,東芝希望社會基礎設施業務在2011年到2013年實現10%的增長。
在核電方面,目前東芝在中國有4個核反應堆正在建設。水電方面,東芝在杭州設有東芝水電設備(杭州)有限公司,并作為世界生產基地逐漸展開。而作為東芝的主要業務的輸配電方面,中國的100萬伏輸電項目也將在今年啟動。
新業務方面,桐山輝夫認為,東芝有兩項業務值得期待。一項是汽車鋰電池業務,這種叫做“SCiB”的鋰電池已經在三菱汽車和本田汽車上投入使用,在低溫或高溫運轉的條件下都能快速充電,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東芝正嘗試著將該產品推向中國。
另一項是重離子治癌技術,該技術是核能開發的衍生技術,能夠利用重離子射線治療癌癥。東芝已經在日本承接了重離子治癌設備的訂單,和中國的醫院方面目前也在洽談,寄望今后在這一領域能夠開展業務。
推薦閱讀
索尼換血:能否重新上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東芝變陣:中國據點的價值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15/4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