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白電行業競爭更有序,利潤更誘人,但這些黑電企業在技術、品牌上都沒有優勢,機會并不好把握。日前,創維正式向外界宣布全面進軍白電產業。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斌稱,未來10年,白電將是創維千億目標的重要支撐產業。創維算是個“新人”,實際上,TCL、康佳、海信、長虹等國內幾大黑電巨頭,都已經涉足白電領域。為什么這些黑電企業樂于“漂白”?借用創維的解答是“市場規模大、成長性好、利潤率穩定”。
有國內彩電行業的人士說,在過去五六年中,洋品牌在中國彩電市場的份額,從未超過本土品牌。說得沒錯,但只說出了好的一方面。與國內白電企業相比,國內黑電企業錢難賺,難在產業鏈長,產品生命周期短,價格戰慘烈,面板等關鍵部件和技術都被他人掌握。以索尼、夏普、三星、LG為代表的洋品牌,掀起一輪又一輪價格戰,令本土品牌很難過。這些外國公司無一不是橫跨多個領域的巨頭,彩電不過是其旗下業務之一,而且夏普、三星、LG還把持著全球液晶面板行業半數以上的份額。為了彌補短板,價格成了國內黑電企業的武器,換來了市場份額,卻犧牲了利潤。在中國白電市場,海爾、美的、格力三足鼎立。
2010年,格力實現凈利潤42.76億元,美的為31.27億元,海爾為20.3億元,均遠遠超過國內黑電企業。如今的白電行業格局是行業洗牌的結果,一些曾經的老品牌,在這一過程中退去光環。進軍白電行業的黑電企業,即使耕耘多年,多數表現不夠搶眼。黑電企業做白電,技術、團隊、產業鏈的建設和管理,都是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一些黑電企業只能選擇主打三四級市場來降低難度。此外,抽撥一部分資金用于白電,對于原本就口袋不鼓的黑電企業來說也增加了風險。原本是消費者心目中的黑電品牌,一下子打在了白電產品上,市場接受度更是黑電企業難以解決的難題。TCL說不放棄白電,康佳決定給白電增加投資,創維計劃陸續提高白電產能……黑電企業在向外界昭示決心,與此同時,海爾、美的、格力們也在加強擴張力度。白電行業競爭更有序,利潤更誘人,但這些黑電企業在技術、品牌上都沒有優勢,機會并不好把握。
推薦閱讀
電視這個物件出現在國人的生活中,不過也就二三十年的功夫,曾經在許多人童年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回憶。從14寸的黑白小電視,到黑白電視前放一塊彩色板,到早期的彩色電視,很長一段時間,集體看電視是社交活動的重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利益雖誘人 白電卻非黑電企業的避風港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