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過了保修期壞了,就需要自己掏錢維修,往往維修費還高的嚇人。如今,又多了一項新的服務——家電延保服務,只要花錢就可以延長保修期,在延保期內同樣也可以享受國家三包政策,聽起來的確很美,那么這個錢到底值不值得花呢?
“與其等家電出了三包期花高昂的家電維修費、零配件費用,不如現在多掏幾百塊錢買個延保更劃算。”這是商家慣用的延保宣傳語。
在大部分商家口中,付費延保的服務頗有誘惑力,所購買的家電即使出了國家的三包期,照樣保修,不僅上門的維修費全免,零部件的費用也免了。
“家電延!辟M用多少?
筆者從賣場了解到,各個家電賣場的延保費用根據品類、產品售價以及保修年限的不同,收費標準不同,一般來說,產品價格越高,需要繳納的延保金額越高。
從促銷員的口中我們了解到,有些小家電延長一年保修期只需要幾十元,而大家電的延保費用略高。以某合資品牌標價3299元的滾筒洗衣機為例,延長一年保修期需繳納115元,兩年190元,三年290元。
家電延保服務“貓膩”多
北京市工商局、市消協最近發布的2011年3月消費者投訴分析顯示,“延保服務”成為了三月投訴的熱點之一。北京市工商局方面稱,當前家電銷售“延保”服務盛行,但其中“貓膩”也多,大部分銷售商并不提供“延!眳f議,即使有協議規定也不清晰,造成消費者維權難。
筆者調查發現,北京市部分家電賣場在消費者購買“延保”服務后只是在發票中注明,并沒有具體協議。有的家電賣場雖然能提供協議,但是對于誰來保修、保修范圍并沒有清楚約定。
警惕延保捆綁銷售
筆者在賣場調查發現,一些推出延保服務的家電賣場為了完成延保銷售任務,竟然采用捆綁銷售的方式,強迫消費者購買,損害消費者的權益,從而引發了諸多消費糾紛。
一些家電賣場,大到冰箱、平板電視、洗衣機,小到手機、小家電,很多產品都是除了本身的價簽外,還有一張延保服務價目表。雖然家電延保服務名義上是商家在產品之外推出的,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但實際上,一些賣場卻在消費者不知情或無法選擇的情況下,將延保服務與家電產品一起捆綁賣給了顧客。
專家表示,如果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銷售延保服務,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此外,把延保服務作為強制附贈產品,是一種變相的強制消費行為,也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如果遇到類似捆綁銷售時,應該及時維權,可以向當地工商部門或者消費者組織進行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日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主任王若虹透露,國家實施兩年之久的“空調節能惠民補貼”或于今年6月止步。這意味著,加上原材料銅、鋼等成本的上漲,空調價格可能面臨不小的上漲壓力。 能效補貼政策已完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買還是不買 “家電延保”服務是否靠譜?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