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蒜你狠”“豆你玩”,讓“漲”字成為去年無所爭議的焦點詞匯。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家電行業并沒有涉入其中,瘋狂的價格戰始終貫穿在全年的促銷之中。但剛剛進入2011年,家電“只跌不漲”的“金剛不壞”之身似乎要被打破。近日來,業內關于今年家電價格要上漲的傳聞傳得沸沸揚揚,究竟是捕風捉影還是確有此事?2011年,家電價格漲或不漲道理何在?
要漲有理
從記者調查來看,家電確實存在著漲價的理由。原材料的價格大幅提升、國家政策支持的力度減小等都可能導致家電價格上漲。
多種因素導致成本增加
眾所周知,大宗商品銅、鋼等在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家電的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它們的價格波動對家電的成本影響巨大。據了解,銅和鋼材的價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這些勢必會對此類家電帶來成本上的壓力。對于電視而言,據某國產著名彩電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緊隨中小尺寸面板價格的上揚,大尺寸面板價格今年也將會漲價,甚至可能會超過前期高點。
今年1月1日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廢舊家電處理不再免費,電視機、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微型計算機五類產品的生產企業將為產品繳納回收處理費用。按照標準,生產企業今后每生產一臺家用電器,就要繳納8——20元不等的回收費。這些成本的增加最終很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造成家電產品價格上漲。除此之外,漲價潮帶來的人力成本的增加也給了漲價充足的理由。
政策扶持力度減小致價格回歸
去年年中,國家對空調行業的節能惠民補貼標準進行了調整,降低了補貼額度,同時提高了補貼條件,政策截止日期為今年的5月31日。在政策調整之后,多數企業都對旗下的空調產品進行了價格調整,提升幅度在10%左右。雖然這只是政策調整后的價格回歸而已,但對消費者而言,價格比以前確實是漲了。
高能效空調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已經明顯提高,隨著惠民補貼政策大限的臨近,國家相關部門是否會取消補貼呢?雖然還沒有相關的文件出臺,但依照前兩年的實施情況來看,目的已經基本達到,業內人士認為,補貼取消的可能性很大。而一旦取消了補貼,空調的價格有可能再次出現上漲。
想漲很難
雖然有多種因素可能會導致家電產品價格的上漲,但真要漲起來卻不容易。
價格戰下漲價顧忌多
雖然技術、服務被家電商家們越來越多地運用,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價格戰一直是商家促銷的最重要手段。
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去年LCD彩電價格比2009年下降了不少,多門冰箱、滾筒洗衣機等價格水平也低于2009年的價格。今年的元旦促銷中,處于行業領先技術的3D電視也加入了價格大戰的行列,降價動輒就是數千元。而LED也正是因為逐漸“親民”的價格才得以迅速普及。這里面除了產品成熟的原因外,價格戰功不可沒。
因此,在近乎貼身肉搏的家電領域,除非是行業性的價格提升,否則沒有哪個品牌或者是商家敢于率先漲價。相反,只有降價才會引起跟風,家電行業的價格大戰還將長久地進行下去。
新產品價格會逐步下降
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頻率非常高,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這些新產品的價格大多非常昂貴。比如低能效的空調價格比瀕臨淘汰的高能效產品要高出不少。還有就是產品高端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近年來國產冰箱、洗衣機品牌如美的、海爾、海信等都在不斷推出針對高端市場的產品,這無形中就提高了產品的價格水平。此外,隨著彩電行業3D、互聯網電視、LED等電視產品的升級換代,價格也是保持高位。
“但這些并不能稱作上漲”,一家電行業人士認為,原材料上漲、回收成本提高等都會通過技術升級和提高產品附加值來體現,把家電產品升級換代所造成的價格水平不斷提高稱為“上漲”并不合適。家電產品投入市場之初價格較高,一旦市場成熟,加上新產品的逐漸上市,肯定促使產品價格下跌。
推薦閱讀
同樣是一年的開局,彩電企業的心情有所不同。 如果以色彩來形容,2010年的開年是紅色的,高調、喜悅、充滿希望,此前一年,國產彩電利用金融危機中上游液晶面板價格回調以及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利好取得近年來最>>>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