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受世界關注的“胡奧會”落下帷幕,雖然訪問已經結束,但這次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對話牽動著方方面面的神經。
從這次中美雙方峰會可以看出,仍未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的美國開始明白,美國經濟要強大就需要大力加強制造業及出口,所以,面對中國產業升級的雄心壯志,美國以及西方發達國家將不可避免地祭起知識產權保護的大旗,對技術轉移更加警惕。
就在這次中美峰會前,美國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高官,都提出中國政府對太陽能電池板制造企業的補貼不當,而我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占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此外,美國的一些言論也指出,美國政府的政策應該加強制造業,以及制造業的就業池,防止美國技術服務于中國的快速增長。
這一端倪在全球家電制造中已初步顯現。從歐盟抬高出口到當地的冰箱能效等級到對臺灣面板企業的反壟斷調查,無不顯示出發達國家欲通過技術和綠色貿易壁壘的方式抬高本地區產品進入門檻,以保護本地區產業抑制外來產品的意向。
以歐盟為例,Erp指令、WEEE指令、RoSH指令的陸續實施為我國家電出口擺出一道道難題。2010年11月,歐盟發布了《關于家用洗衣機的生態設計要求》和《關于家用洗碗機的生態設計要求》。2011年上半年,家用空調、熱水器、吸塵器及干衣機等產品的生態設計要求有望出臺。到2011年下半年,包括烤箱在內的廚房電器也將發布生態設計指令。國內出口小企業“陣痛”已不可避免。今年1月1日起,歐盟又開始實行進出口商品安全電子申報制度,要求進出口貿易商對所有進出歐盟的商品均需提前在海關電子安全信息系統進行申報,提供相關商品和安全信息。
日前,美國能源部發布了住宅用電冰箱、冷藏冷凍箱、冷凍柜的新能效標準提案,大大提高了家庭冰箱使用的能源標準。更重要的是,就在本次胡奧會之前,美國對中國的產業升級表現出憂慮,美國企業特別提到,中國政府對新興產業的補貼和優惠政策不符合WTO規則。
“我們現在必須要進行產業升級、從價值鏈的低端往上爬,這就不可避免地在高端市場與美國等西方企業產生正面沖突。”《南方周末》援引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路風的話說,“除非我們不往上爬,除非我們永遠在低端,否則不要對能躲過技術壁壘抱有任何幻想!
金融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遭遇增長瓶頸,這時他們更會把高新技術“看得緊緊的”,絕不會輕易授權或低價轉讓。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制造企業特別是家電企業的技術升級只能靠自己,家電“十二五”規劃已經將堅持產業升級、掌握核心技術定為家電產業的發展方向,我國企業只有堅持這條主線走下去才能在新一輪的全球市場競爭中取得市場出擊的主動權。
相關鏈接:http://www.cheaa.com/News/HongGuan/2011-1/114520.html
推薦閱讀
日化企業這次漲價顯得很“高調”,與家電漲價時的“低調”形成鮮明對比。這是商業領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產品還沒漲價,聯合利華、寶潔、納愛斯、立白等日化“四大巨頭”紛紛提前透露漲價計劃,搞得路人皆知。 最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辣評:從胡奧會管窺國外貿易壁壘走向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