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戰役并無硝煙,但卻處處充滿玄機。
對中國首富黃光裕一手創辦的國美公司而言,201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是國美“命懸一線”的一年。因為一場股權之戰,國美面臨著“易主”,甚至“分家”的境況。
在一次又一次的談判中,國美事件由激烈到緩和,再到默默淡出公眾視線。背后卻是始終膠著的資本較量。也許在2010年這場較量并無結局,但在這一年,這場較量卻讓我們真正領略了資本戰爭的殘酷。
陳曉本人參加“陳曉總裁與清華EMBA交流會”時提到:“對我個人而言,直至今天,我都認為我做的是對國美有利的事情,正因為我那樣做了,國美才有了今天的狀態。我是否繼續呆在國美這個崗位上都意義不再重大。等到國美公司治理完善的時候,總有一天我會離開國美,但是絕對不是現在,否則我和我的團隊所做的努力都白費了。”
回訪
國美事件中沉默的迷霧
國美電器法律顧問張慶方的沉默,似乎也給陳黃之爭的走向蒙上了一層迷霧
繼今年9月28日國美股東大會上現任董事會主席陳曉等管理層留任的消息之后,黃光裕和陳曉之間的國美控股權之爭似乎告一段落。
但事情遠非這么簡單,陳黃雙方的談判一直在持續。
12月17日,國美電器舉行股東特別大會,將許可的本公司董事最高人數從11人增加至13人,黃光裕家族如愿獲得了國美電器董事會新增的兩個席位,黃光裕代言人鄒曉春、胞妹黃燕虹分別任國美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鄒曉春將參與國美日常的經營管理。
有媒體分析稱,盡管如此,雙方此前最主要的矛盾都沒有解決,大股東與貝恩投資、陳曉,將在董事會內部進行新一輪的爭奪。
此次董事會人員的變動,實際上于11月10日已有先兆。當時,國美電器發布公告稱,國美電器與黃光裕旗下全資控股公司SHINNINGCROWN訂立諒解備忘錄,建議擴大董事會及建議委任董事,鄒曉春和黃燕虹將入國美董事會。
而根據上述諒解備忘錄條款,雙方承諾在所有方面合作,落實各項行動和措施,以為本公司和股東的整體最佳利益打造一家更強及更具贏利能力的公司。
然而,據媒體報道,鄒曉春在確認出任執行董事后表示,新的國美董事會將協調解決董事會主席陳曉去向。
這也就意味著,陳曉團隊能否穩定地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尚未有定數。
12月24日,記者聯系到國美電器法律顧問張慶方,希望就陳曉去留的決定權、國美下一步發展方向等相關問題進行采訪,但張慶方表示,他和國美方面有約定,不能接受采訪,相關問題以公開的消息為準。
張慶方的沉默,似乎也給陳黃之爭的走向蒙上了一層迷霧。
而至于國美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尚未有明確消息。鄒曉春出任執行董事后稱,創始股東將通過一切可行的途徑,和董事會成員積極洽商,盡可能地本著不分拆母集團的方向,來解決業已存在的阻礙企業發展的問題。但黃光裕手中的非上市門店是否將繼續交由上市公司國美電器托管,仍未可知,而這個問題也將成為董事會格局確定之后,影響國美電器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點評
李曙光 國美演繹公司治理法制文明
“國美之爭只是市場經濟正常發展過程中的一朵浪花”
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這場陳曉和黃光裕之間的關乎法和情的爭斗,透露出了對商業規則的尊重、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倚重,最終把斗爭結果的決定權
交給了市場,給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呈上了很好的商業文明范本。
時至今日,國美之爭似乎并未結束,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民營企業應從國美之爭中得到哪些啟示?針對這些問題,《法治周末》記者采訪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李曙光。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如果來做個調查,問你是怎么知道“富士康”這個名字的相信很多普通老百姓會如此回答——報紙上總是能見到這家公司,一直聽說有員工跳樓的新聞。“又跳了一個”,這可能是今年上半年所有人上班時最常討論的一個話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美事件中沉默的迷霧:資本較量尚未結束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