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小時的交流,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卻不下十數次地提到“iPad”。
11月25日,楊敘在深圳大講“產業變化中的英特爾如何轉型”時,絲毫沒有掩飾蘋果為整個產業所帶來的沖擊與啟發。
“盡管目前大家的發展興趣開始轉向平板電腦、手持電腦等,但PC產業規模仍然非常巨大,當前PC產業正在經歷一個殘酷的整合期,整合期完成后,規模會變得更大,不過廠商會較少,隨后就是產業的穩定增長期。”楊敘說,“另一方面,英特爾處在這種行業變革當中,也會有很多的改變,不過,英特爾最終的目的還是在芯片產品上面。”
英特爾的機會仍在芯片
時代周報:英特爾如何推動產業的標準化?
楊敘:現在大家都還在探索。今后每個公司都要從芯片到設備,到操作系統,中間件到應用軟件,全部要垂直來做,我相信這樣的公司肯定不多,而且挑戰巨大。
目前到了垂直整合、個性化的時候,這類軟件是很小的,開發時間很快。眾多的軟件出來以后,不能只存在一個硬件上面,他希望很多硬件設備都能跑。未來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甚至電視機,不同的操作系統,有英特爾的MeeGo,還有其他的一些產品,都希望能在上面跑。但是有人會悟出來在中間做一個標準化的平臺,然后使這些東西在上面都能跑。
時代周報:當標準化出來后,英特爾會如何來抓住其中的機會?
楊敘:英特爾首先不會去做標準化這件事,英特爾的機會仍然是在芯片上面。
如果產業里面有人做出來中間件,一個服務平臺,各種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都可以下載,都可以跑,那想一想,是不是把所有設備都打敗了。所以這樣的話芯片機會會很多。
當然英特爾還有更多的機會去合作優化,而且英特爾芯片性能上的優勢也可以展示出來。現在英特爾最重要的就是降低功耗。
在轉型中學習
時代周報:之前英特爾也提到了轉型,如果英特爾的機會仍在芯片上,如何來理解英特爾轉型?
楊敘:轉型就是從傳統的PC轉型到個性化的PC,就是從以工作為主、處理信息為主的設備轉型到以體驗為主的設備。體驗為主的設備,有很多新的產品形態,這是一個大的轉型。
這就要求不能只是具備純芯片能力,體驗為主的設備里面有個共性是什么呢?它需要人們對體驗的追求是希望跨屏幕,比如,在這個設備上面能是這個效果,在另外一個設備上面也要達到同樣的效果,在大的屏幕上面也是要達到同樣的效果。
所以以個性化為需求的宗旨,就要芯片和軟件的相互關聯,英特爾不做垂直整合,但是每一層的關系我們要研究透,這是以前英特爾不太懂的,也是我們現在要去學的。
時代周報:這一年來產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PC行業究竟會朝什么方向發展?
楊敘:我們之前看到了互聯網向個性化的方向發展,電腦設備也會逐漸以工作方式與體驗為主的兩種形態來發展,我們看到了,但是只走了一步,沒有蘋果想得那么深入,因為英特爾畢竟不是做最終產品的廠商。
現在整個產業都在比創新,而不像以前想的是如何將成本壓下來,這是非常好的事情。產業更加細分,都在尋求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方式。
時代周報:英特爾在MeeGo上面有什么策略?
楊敘:英特爾在MeeGo上面的策略就是專注,手機是第一個需要專注的領域,然后是平板、再然后是智能電視。
時代周報:在集成顯卡方面,英特爾近期推得比較多,這是否會影響英特爾與獨立顯卡芯片廠商的關系?未來顯卡芯片廠商會處在怎樣一個位置?
楊敘:不管任何一個公司,在自己的領域里面不斷創新,給客戶提供最好的效果,都是奮斗的目標和宗旨。英特爾經過這么多年不斷的努力,現在集成顯卡達到這樣的效果,我相信對很多消費者來講是一個好事。
但是同時像你說的第三方獨立顯卡廠商,他的產品性能也在不斷提高,同時也有人還會繼續購買獨立顯卡,所以這是滿足不同的需求。
推薦閱讀
自有品牌在國內市場不斷的邊緣化讓彩電企業廈華選擇了轉型代工。此前,康佳、TCL等國產品牌也都接下了外資企業的代工訂單。在提倡自主創新、發展自主品牌的產業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卻回歸代工模式,算不算是一種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特爾楊敘:蘋果對PC產業是一種顛覆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