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還是中國首富的時候,我與他見過一面,是在他那俯瞰北京城的辦公室里。整個大廈為污穢的霧霾所籠罩,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座煤礦底部,辦公室的視野也就不那么令人驚艷了——據說黃光裕可是為此花了大價錢。采訪期間,他不停地抽煙(縈繞的煙霧愈加濃厚),心不在焉地擺弄自己的手機。采訪主題是他白手起家打造出的龐大電器零售帝國國美電器(Gome)。
我們見面后10天,黃光裕便銷聲匿跡了。又過了一年多,也就是2010年的4月,他出現在北京市一家法庭上,經過簡短的閉門審理之后,黃光裕因行賄罪、內幕交易罪及“多種經濟罪”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至此,事情本可以畫上句號。但是,黃光裕并沒有就此消失。
他仍然是國美唯一的最大股東,持有超過30%的股份,并在獄中努力維系自己的控制權。他尤其希望罷免首席執行官陳曉。自從黃光裕被收監以后,陳曉對公司進行了全面改革,邀請美國私人股本集團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入股國美,并開始執行一項徹底改組計劃。
早些時候,黃光裕曾成功從獄中進行干預,一度罷免了三名由貝恩任命的董事,但后來他們又得到重新任命。這一次,他試圖以自己的妹妹取代陳曉,讓自己的律師進入董事會,并阻止國美發行新股(此舉將稀釋他持有的股份)。
從標準的投資者立場來看,孰是孰非相當清楚。黃光裕試圖牢牢握住對香港上市公司國美的控制權,這種做法損害了股東價值。另一家大型電器零售商蘇寧電器(Suning Appliance)的市賬率為6.8倍,而國美只有2.6倍。大多數分析師將市值的縮水歸咎于黃光裕興風作浪的能力。在新管理層的帶領下,國美的業績得到改善。通過關閉不盈利的店鋪,公司提高了利潤率;上半年,公司收入增加了22%,在此基礎上,利潤更是飆升了66%。
這絕對算不上常規的企業控制權爭奪戰,反而讓人們對中國式資本主義的“蠻荒西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中國政府機構與外國投資者常常串通一氣,勾勒出一幅虛幻場景,稱中國擁有正常的資本主義體系。事實上,中國的自由市場更像美國的強盜資本家時期,或是后來俄羅斯混亂的資本主義:你還沒來得及拔槍,財富便被瓜分搶奪一空。
黃光裕的個人經歷和中國的發展過程一樣令人稱奇。他出生在廣東省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16歲離開家,去內蒙古販賣收音機和電池。后來他在天安門廣場附近擺了個小攤,從廣東省的工廠直接進貨,從而繞開了官方配給制度。接下來的20年,他趕上了零售業蓬勃發展的浪潮,因為新規定允許中國家庭低價購買曾經的國有住房。新興中間階層對電視機、洗衣機以及冰箱等電器的需求,讓國美1300家門店上紅藍相間的標識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黃光裕的身價也因此達到63億美元。
中國有一種看法,即發財致富者沒有不違法的。第一批企業家闊步前進時,當時的法律體系禁止累積財富。即便是現在,由于腐敗現象普遍存在,不買通關系也很難做生意。那么為什么國美的創始人會被扳倒呢?據一名政府官員表示,從沒有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黃光裕開始變得目中無人。他以為財富能夠保護自己。按照這位官員的說法,這是“槍打出頭鳥”。
黃光裕似乎是被當成了殺給猴子看的那只雞,這種觀點讓他在網絡博客世界里成了一位英雄。許多網民認為他的發跡史要好過那些利用政治關系獲取經濟成功的人。一位名為KC的網友寫道:“黃光裕是白手起家,出身是普通老百姓,當然他的致富在大陸必須靠中共的貪官扶持……沒得到甜頭的貪官眼紅了拿他來祭旗。看看那些……高干子弟……現在都是億萬富翁。可是有人敢動他們嗎?”
黃光裕的境況甚至激起了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認為這是外資企業的陰謀,試圖從中國人手中奪走國美的控制權。鑒于正是黃光裕自己在百慕大注冊成立了國美母公司,也是他本人將部分股權出售給外資機構,這種說法有些牽強荒唐。但這無關緊要。在他的仰慕者眼中,黃光裕是一個靠自我奮斗取得成功的人,正努力保護自己的公司抵御華爾街騙子的魔爪。
在將于9月28日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上,國美可能會挫敗黃光裕撤換現有董事會成員的企圖。但投資者放行國美董事會發行新股的可能性更低,因為這不僅會稀釋讓人頭疼的黃光裕的股權,中小股東也會受到影響。如果事態果真如此發展,那么無論黃光裕是否身陷囚牢,一段時間內,這位國美不尋常的創始人可能還是會繼續在董事會作祟。(原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戴維•皮林 )
推薦閱讀
節能減排只是推動家電企業發展與轉型的手段,而不能成為企業發展最終追求的目標與結果。以結果為導向,最終只會讓家電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再度陷入“概念炒作、自我包裝”的發展怪圈中,只有借助“節能減排”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金融時報》:國美董事會的“幽靈”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