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至8日,全國實現消費品零售額約5700億元,日均零售額同比增長18%。2010年9月份,全國千家核心零售企業銷售同比增長10.6%。2010年1-8月份,全國千家重點零售企業家電、通訊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18.3%、10.9%。隨著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每一年,我們都可以看到消費行業的不斷快速增長。而家電行業也更不例外,相比于十年前,家電賣場的年銷售額有近10倍的增長,而翻翻這幾年的銷售情況,“黃金周”給家電行業帶來的利益更是有目共睹。
黃金周期間,家電業銷售量翻番,銷售額直線上升,銷售數據節節拔高,每到黃金周過后,家電行業就捷報頻傳。縱觀今年上半年四個小“黃金周”在銷售上的占比,“黃金周”一周銷售可抵家電連鎖淡季平常一個月。“黃金周”的巨大消費潛力也讓商家不遺余力地想盡各種方法掘金,今年國慶的大黃金周也早就讓各大商家垂涎欲滴。“山雨欲來風滿樓”,國慶未到,硝煙已起,然而在這看似熱鬧的促銷背后,家電賣場在賺了營業額的同時自己真正賺了多少呢?回望十年,家電消費黃金周還能掘金幾何?商家怎樣在節后拉動被釋放的消費欲望?
“黃金周”消費不容小視
“就目前來看,買家電還是國慶買合算。”一位家電業內人士透露,盡管平時商家也會搞一些促銷活動,但是真正來說,很多資源投放都會集中在長假期間,尤其是國慶。因為到這時不僅僅是銷售的黃金時期,還基本決定了廠商全年的業績走向,所以商家對于“十一”旺季都非常重視。粗略統計,僅僅一個國慶七天廠家的銷售額就會占到家電賣場全年銷售額的20%多,如此巨大的份額讓商家絕對不敢掉以輕心。
單一降價已過時
隨著家電零售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價格戰”此起彼伏,以往的黃金周促銷,除了降價還是降價。回顧黃金周的促銷廣告,用得最多的廣告語就是一個“狂”字:狂甩、狂送、狂折、狂扣;還有“瘋狂到底”、“價格狂飆”等字眼,此外更有一元手機、一元微波爐等超低價商品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然而,隨著消費者的理性消費,單一的降價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一些小的家電賣場,即使是價格再低,也難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如今“商品、服務、價格、環境”已成為家電賣場的核心競爭力,商家只有在全面做提升才能不斷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擴大市場份額是關鍵
七天長假中,各商家的銷售額直線上升,但究竟產生了多少利潤呢?各家電賣場在談到利潤時,都是搖頭苦笑,個中緣由,耐人尋味。據某家電賣場負責人表示,每次搞黃金周促銷的時候,賣場的利潤都很薄,薄得跟紙一樣,有的甚至還要虧本。但是即使是這樣,都要咬著牙關賣。
“在黃金周的促銷主要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賺錢是其次,只有把量做上去了,才能確保后續的發展,所有的商家策略都是這樣,有的商家甚至不計成本、不講利潤,只為占領市場。所以最終實惠的還是消費者。”
眾所周知的事實是,近年來商業銷售額上升得很快,但利潤的增長遠遠滯后。所以盡管是“黃金周”,真正能淘到大筆金的還是少數,商家瘋狂促銷的兩難之處在于:如果不賺錢,就沒辦法生存;如果賺錢,那么瘋狂促銷也失去了價格的優勢,在市場銷量和短期利潤面前,商家不得不有所取舍。
后假日經濟也是機會
“十一”戰役過后,各商家會摟著鼓鼓的腰包哈哈笑,但是過節后還要回歸正常,“假日經濟”使很多目標客戶群有了沖動消費或者提前消費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提前透支消費能力。在國慶瘋狂促銷占領市場份額后,節后如何持續銷售,賺取利潤也是商家要思考的一個問題,畢竟,那才是商家真正“掘金”的時刻。
推薦閱讀
“濫用學生勞動力、嚴苛的規訓與懲罰、漲薪“明升暗降”。將于近日正式對外公布的《富士康調研總報告》揭露了一系列驚人事實。報告說,僅就調查結果來看,富士康已經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盤點家電10年 黃金周還能掘多少金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