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5日北京最高氣溫達到40.6℃,這是北京自1951年以來同期首次出現這樣的高溫。而這種持續高溫天氣在全國很多地區頻頻出現,這讓很多空調廠商都心頭暗喜,期待已久的空調銷售井噴出現了。
持續的大面積高溫帶來空調銷量的集中爆發,空調的大量使用又會進一步加劇城市的熱島效應,也增加了用電負荷,7月5日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到1435.4萬千瓦,也突破了歷史紀錄。對于以化石能源為主的中國的電力供應,算算這幾天北京的碳排放也許破了歷史紀錄。可見家電的“低碳”空間很大,壓力也很大。
是概念也是理念
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爭吵中,在《阿凡達》的全球熱影中,“低碳”成了婦孺皆知的熱詞。在百度中搜索“低碳營銷”,有866萬個網頁,搜索“家電 低碳”有547萬個網頁。市場嗅覺敏銳的家電企業蜂擁而上,低碳之風也迅速刮到行業的每個角落,低碳冰箱、低碳電視、低碳熱水器……低碳成了一些家電企業的營銷標簽、一個促銷的噱頭。
對很多消費者來說,低碳還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需要企業去豐富、挖掘其內涵,變成具象的、鮮活的產品賣點和消費理念,也作為企業的營銷思路、方向。一些家電企業也做了很好嘗試,比如海信科龍營銷公司在推廣海信雙模變頻空調過程中,不是簡單的去貼上一個低碳標簽,而是結合產品特點,空調產品的低碳對消費者來說就是高能效、節電,而這種節電的環境效益就是減少碳排放,消費者購買雙模變頻空調既是消費者和企業都踐行了“低碳”,圍繞這兩點去進行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只是簡單的濫用,“低碳”營銷將迅速貶值,成為一個空泛的概念,消費者是不會輕易買單的。
是機遇也是責任
據統計,我國居民家庭家電的用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12%,隨著家電的普及以及每戶家庭擁有家電種類的增多,家電的耗電量占比將進一步增加。提高家電產品的能效水平,在家電行業大力推行低碳化對實現我國節能減排的戰略目標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低碳營銷”是家電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不想承擔責任只想搭順風車的低碳營銷是沒有生命力的。在市場上有的企業一邊虛標能效等級,一邊搖旗吶喊“低碳”,這種做法無疑是“假唱”欺騙消費者,最終將賺了吆喝折了品牌。低碳營銷離不開低碳產品,開發低碳環保的產品是低碳營銷的基礎和前提。提供消費者買得起的低碳產品更是企業的光榮使命。
在與消費者的接觸面上,不僅僅是推廣產品,企業也有承擔教育、引導消費者體驗低碳生活的責任,傳授給消費者一些實用、便捷的節電使用方法和技巧也是實實在在的低碳營銷。
是策略也是戰略
低碳營銷在部門層面是策略,在公司層面是戰略,絕不是市場部、營銷部一個部門的事,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之一。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僅僅是低碳家電,在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物流、消費、回收再利用全生命周期中都應該貫徹“低碳”理念。低碳營銷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認同,需要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需要企業外部資源的協同。
奧克斯空調整合內部資源圍繞產品、服務、技術等關鍵環節進行創新,推出了“減能耗”、“減價格”、“減危害”、“減麻煩”四項舉措踐行低碳生活。海爾空調聯合全球具有頂級研發能力的八大供應商等外部資源成立“無氟變頻空調低碳產業鏈”,協同外部資源,將低碳營銷理念貫徹到上游伙伴。這些空調企業都在低碳營銷方面積極探索,收獲頗豐。
在策略層面不僅是去推低碳產品、低碳理念,在營銷傳播的執行中也需要低碳,在店頭促銷中用環保材料、減少不必要物料浪費,又何嘗不是低碳營銷?
家電行業不缺少概念,也不乏機遇,面對低碳營銷大潮,誰是贏家?潮水退出,一切將變得簡單而清晰。
相關專題:http://www.cheaa.com/Special/BaoDao/100907/index.html
推薦閱讀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正準備為他新裝修的房子選購全套家電,來跟我討論買些什么產品好。對于電視的選擇,這位朋友就有疑惑了,到底LCD與LED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剛覺得LCD電視的價格降到比較合理、能夠接受的程度了,從報刊雜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呂盛華:給家電企業低碳營銷的三點參鑒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