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擺脫面板行業受制于人的尷尬境地,國內面板企業紛紛上馬液晶面板生產線。這些生產線非但不能給企業帶來盈利,反而使他們更缺錢。盡管如此,國內企業投資上馬高世代線的熱情未減,面板企業緣何對高世代線情有獨鐘,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來到了這家中國首個也是惟一一個純面板生產企業京東方,去尋找答案。
“迎難而上”京東方跨入面板業
工地上塵土飛揚、吊車卡車轟隆作響……這里就是京東方耗資280億元建設的8.5代TFT-LCD項目廠區建設現場,也是中國內地目前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所在地。
京東方8.5代線廠區位于北京亦莊數字電視產業園中。目前這個占地面積高達75.3萬平方米的廠區已經完成建筑主體結構封頂,明年三季度將開始量產。與此同時,玻璃大王康寧、整機廠商康佳、代工巨頭冠捷等企業也將陸續進駐產業園,與京東方8.5代線項目廠區毗鄰,以此打通整條電子產業鏈。“玻璃基板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石頭,”京東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宇笑稱:“這樣一來以后在這片土地上進去的是沙石,出來的就是電視機啦。”
目前京東方面板世代線從低到高已經比較完善,國內外主流PC生產企業冠捷、戴爾、惠普、三星、聯想等都已經成為其下游的主要出口。
為了擺脫國內面板產業長期被外資鉗制的局面,1993年北京電子管廠改組成立京東方,1995年9月TFT-LCD項目研發小組成立。經過八年的研發實踐和技術積累,2003年6月京東方開始正式上馬5代TFT-LCD模塊生產線,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面板生產線。京東方進軍面板產業的這一舉動,在當時被一些人士看來是肩負了振興中國消費電子行業的使命。
然而,作為首個“吃螃蟹”的本土面板企業,京東方起步以來就遭遇困境。除了2007年因面板市場價格飆升有所盈利外,其他6年京東方始終處于虧損狀態。但是,這并沒能阻止京東方持續融資用于發展。2006年,京東方緊急再融資18億元用于生產。2008年,京東方募資22億元上馬生產線。
面板受制于外資連累下游產品
其實,京東方的發展也折射出中國面板產業的境況。近年來,液晶面板在大到彩電,小到MP3領域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如此大的市場需求下,中國企業卻因缺乏上游資源一直受制于人。而整機產品中面板成本占大頭,如果面板成本價格降不下來,同時在國外品牌價格戰的擠壓下,彩電、MP3、筆記本電腦面板微薄的盈利能力令國內企業艱難生存。
然而在液晶電視向大屏幕發展的趨勢下,國外大型面板企業三星、夏普掌握著最先進的面板技術,掌握著屏資源。由于國內面板技術止步于5代線以下,國內用于液晶電視的液晶面板,大小尺寸幾乎都依靠進口,在國外巨頭的鉗制下,國外面板企業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情況調節液晶面板的供給,價格控制權基本上掌握在上游企業手中,為扭轉頹勢,國家不得不支持京東方上馬更高的世代線以改變被動局面。
“京東方涉足8.5代線下所有世代線的項目,一方面是為了實現規模效應,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增強話語權,虧損也得上。”張宇向記者表示。奧維咨詢分析師金曉峰介紹,面板屬于彩電的基礎關鍵部件,面板和模組占到整個彩電成本的70%-80%。中國企業若不具備高世代線面板,整機企業就永遠難以擺脫受制于人的尷尬境地。
“何時盈利還不好說,看整個市場環境和公司后續的發展情況。”張宇表示,投入期快結束了,京東方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在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看來,在面板行業想要賺錢,就一定要有規模效應。大規模興建生產線,代價的確不菲,京東方在短期內還會維持虧損的局面。但是隨著各世代線的盈利能力增強,企業也將會扭虧,然而這個時間不會太快。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如果以選擇接受采訪地點與鵬潤大廈(國美電器總部)的空間遠近為標準,代表黃光裕一方的鄒曉春距離贏得國美電器(00493.HK)“9·28”之爭稍微領先。鄒是黃光裕旗下鵬潤投資常年法律顧問,中關村(000931.SZ)副董事長,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液晶面板業陣痛中會“破繭成蝶”?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