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塵埃落定形容剛剛出臺的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無疑是恰當的,這是在長久的醞釀之后,這一牽動國民經濟諸多產業的戰略決策邁出了第一步。顯然,在目標與軌道都已確定之后,接踵而至的將是產業鏈各環節的劇烈整合,畢竟這筆“生意”僅僅在賬面上已經價值6880億元,背后更是數萬億元的潛在市場。
在市場的表象上,雖然市場競爭的加劇早已在兩年前的電信重組、三大運營商全業務運營時展開,并將在未來持續很久;但是無論是網絡入戶最后一公里的歸屬、業務研發的競爭乃至內容源的爭奪,由于廣電作為第四家運營商的入局,整體大通信市場的競爭都將繼續升溫。運營商的戰略轉變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但是如同宇宙的劇變僅僅來源于四種力量,三網融合前后的產業規律同樣未曾改變,而遵循這些規律才是電信企業未來能夠占據產業制高點的“制勝之道”。
首先,業務與應用仍將是產業鏈未來的核心。在傳統的寬帶時代,互聯網企業的免費模式已經讓傳統的固網運營商手足無措,運營商傳統的經營模式讓自身在寬帶費用之外無法從互聯網本身的發展分得更多的蛋糕,最終催生了“管道化”的生存危機,一份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YouTube在占用at&t10%的網絡資源時僅僅支付給運營商2000萬美元。而在三網融合的大潮下,有著明確需求的業務與應用才是消費者最終買單的產品。他們或許會為管道支付一些費用,但是肯定會更青睞帶來真實享受的業務體驗。因此,相比于同質化嚴重的傳輸管道,如何利用差異化的業務打動最終消費者,贏得對互聯網企業的勝利,或許才是運營商轉型的最終命題。
而在問題的另一層面,移動網絡對于固定網絡的替代仍將繼續。相比于移動網絡,固定網絡的傳輸成本正在急速下降,正因為如此,互聯網企業才能利用低廉的固定寬帶費用創造出難以計數的免費互聯網業務;但同樣因為如此,更加易于產生網絡差異化的移動網絡才是運營商生存的沃土。因為,在每個比特都更加值錢的移動網絡,掌握網絡本身的運營商更易于獲得成本優勢,同樣更易于提供基于不同網絡服務的差異化服務。此外,一個更加不容忽視的理由是,滿足消費者應急需求的移動網絡同樣更容易撬動他們的錢包。
正因為在劇變中蘊藏諸多的不變趨勢,本身實力雄厚的運營商顯然不能因為產業的變化隨波逐流。在聚焦眼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時,三大運營商之前的轉型同樣不能懈怠。平心而論,在三網融合的三張網中,電信企業所擁有的技術“砝碼”最為雄厚,電信級的服務水平甚至已經成為榮耀的標志。所以,如何在對于消費者需求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展開自身的技術架構,把握產業的本質發展規律至關重要。
推薦閱讀
2010年6月8日,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終于通過審核,該方案從6月15日開始向全國征集試點城市申請,6月28日正式實施。方案已明確廣電播出機構負責IPTV、手機電視集成播控平臺建設和運營管理,包括節目的統一集成和播出監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三網融合”劇變下的不變規則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