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是國家為促進家電換代而推出的一項良政,家中有老舊家電的消費者可以和收舊家電企業進行交售,然后由回收企業開具“以舊換新”憑證,消費者憑借該憑證去家電賣場購買新家電,可享受國家補貼。
該政策一經出臺便得到了各界的普遍贊譽,因為該項政策不但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實惠,而且還可以促進居民家電消費向高效節能方向發展,實現家電行業的產業升級,可謂行業、市場、消費者多方獲利,一舉多得。
但是,自從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推出以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成為一些人不法獲利的手段。
“以舊換新”有機可乘
前段時間,媒體爆出北京某品牌家電賣場的部分導購人員違規以“百元”價格向消費者出售以舊換新憑證,這樣一來,凡是購買家電的消費者都可以從導購員那里買得“以舊換新”憑證,參與以舊換新活動,從而騙取家電補貼,以相對低的價格購買到家電產品。
雖然經過北京市商貿委的調查,已向涉案的家電賣場開出了活動以來首張違規罰單,但是這一問題的出現,給“以舊換新”政策的監管力度敲響了警鐘。
據記者了解,目前很多購買家電的消費者并非有“以舊換新”的需求,但是由于參與以舊換新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獲得最高達10%的補貼款返還,消費者為了獲得這部分補貼,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家電,他們會先購買舊電器,然后再換購新家電。這樣一來,就讓一些人有機可乘。他們通過各種渠道,低價回收舊電器,然后再以高出回收價的價格,賣給想要通過購買舊電器來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消費者,總中獲利。
這一現象目前已經比較普遍,不良循環一旦形成,將讓“以舊換新”政策蒙上陰影,國家資產流失。
監管措施有待加強
據悉,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電賣場自發地對以舊換新設置“限購令”,對通過以舊換新政策大宗購買家電的“消費者”實施嚴格的資格審查并備案。
例如蘇寧電器就規定,針對憑本市戶籍和以舊換新憑證的消費者,如果一次性購買享受優惠補貼的同類電器超過5件,門店必須上報公司總部,由總部對購買者的資格進行嚴格核查;對于符合以舊換新資格的集團購買,也要通過類似的程序才能銷售,購買數量以20件為限。總公司規定,任何門店都不能對這類購買私自放行,要嚴格執行。
無獨有偶,北京國美也對類似情況做出了規定,即對通過以舊換新形式一次性購買各類享受補貼的家電累計達到20件的要上報總部,實施資格二次核查。
誠然,這樣的做法能夠在一定時期內避免“國家補貼”的流失,但是這類規定也存在著弊端。
專家表示,自設門檻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騙補的現象,只能對消費者在一家門店一次性的大量購買進行限制,但無法控制分次購買或到不同商家購買的情況。要想從根本解決問題,還需要關部門出臺相關措施,加強監管力度。
隨著“以舊換新”政策在全國深入推廣,更加科學、細化的規定亟待推出,只有政策完善了,監管部門才能對各類不法行為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家電“以舊換新”真正惠澤企業和消費者,杜絕國家的優惠政策被人鉆空子的不良現象發生。
推薦閱讀
早飯后買來一份報紙,卻遲遲沒有打開,一絲陰云盤旋在心底,生怕它又送來新的噩耗?謶趾屯丝s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冰冷的標題再次跳入眼簾:“富士康跳樓門再爆命案,五個月內第九人墜樓”!三天之前,一則相似的新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以舊換新頻現問題 政府監管還需加強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