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振興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相關政策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家電行業運行呈總體上升趨勢,國家政策成為推動2009年家電行業運行穩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家電下鄉”促消費增長。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下鄉產品累計發貨9245.05多萬臺,發貨金額1627.53多億元。銷售下鄉產品3767.98多萬臺,金額共計692.57多億元。銷售的產品中:冰箱1560.8萬臺,彩電880.4萬臺,手機179.9萬部,洗衣機558.4萬臺,計算機130.1萬臺,空調301.1萬臺,熱水器125.07萬臺,微波爐12.7萬臺,電磁爐19.1萬臺。受益“家電下鄉”,我國家電內需消費部分抵消了金融危機對外部需求的影響,特別是刺激了我國西部地區家電整體銷售量呈現30%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
二、“以舊換新”促產品升級。《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實施以來,收到三方面良好效果:一是對消費拉動效果明顯。截至2009年12月30日,九個試點省市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360.2萬臺,銷售額140.9億元,占五類家電品種銷售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占全部家電總銷售額的五分之一;二是促產品升級換代特征明顯。消費者購買的新家電多為平板電視、節能空調,三門、雙開門冰箱等中高檔家電,其中三門、對開門及多門冰箱的銷售已占到冰箱總銷售量的60%,較上年同期增長近3倍。三是促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效果明顯。截至2009年12月30日,試點省市共回收廢舊家電402.6萬臺,其中廢舊電視機298.1萬臺,占總數的74.1%。
三、“惠民工程”促高效節能品發展。自“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政策實施以來,首批享受政策補貼的高效節能空調的市場占比快速提升,大大超出政策制訂之初的預期。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國共推廣一、二級高效節能空調420萬臺,是2008年全年銷售量的3倍,高效節能空調市場占有率從推廣前的大約5%上升到50%以上。
四、“產業轉移”促中西部發展。國務院發布《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特別強調推動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行業重點產品的研發、制造、集散,逐步由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等地區向本區域內有條件地區和中西部地區轉移。目前,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慶等地正逐漸成為我國家電產業轉移的重要區域和中國家電產業的新興制造基地。2009年,安徽冰箱產量占全國總量的26%,位居全國之首,洗衣機、空調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20%和12.5%,位居全國第二位。除安徽之外,湖北武漢、四川成都、江西南昌、重慶等中西部城市,以海爾、格力、美的、TCL、海信科龍、小天鵝、奧克斯、齊洛瓦、華意、蘇泊爾等著名品牌為依托形成的家電產業正在形成并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五、“出口退稅”緩解出口負增長。2008年6月到2009年,國家先后五次提高了部分輕工出口商品退稅率,家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全線提高到15%和17%,除家用電風扇、抽油煙機、燃氣熱水器、干衣機、洗碗機等產品調至15%外,多數家電整機的出口退稅率都調高至17%,減少了出口企業的稅收負擔,2009年家電行業出口的負增長局面得以緩解。(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 芳 萱)
推薦閱讀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8日訊(王慧梅) 為進一步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真正實現國家開展家電下鄉的預期目的,全國人大代表胡昌升提出議案,建議對家電下鄉產品免征增值稅,并改變補貼資金兌付方式。免征家電下鄉產品增值稅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家政策成就我國家電行業的平穩發展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