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的某天,一名美國籍消費者在南京給自己的數字電視一體機辦理智能卡時,被廣電工作人員拒絕。理由很簡單,你不買我的機頂盒,就不給你辦智能卡。
老外很郁悶,數字電視一體機已經內置了高清機頂盒,為何非要再買一個機頂盒呢?有好事者將此事捅到網上論壇去,隨即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網友們對老外的遭遇同情者眾,為老外發飆叫好者多,類似于“老外飆的不是機頂盒,是積怨”的跟帖已經高達數十條。
據說,南京廣電部門也很委屈:有線數字電視有個加密系統,各地執行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是不一樣的,北京的規范和江蘇的不一樣,江蘇的又與廣東的不一樣。因此,就算有了數字電視一體機,一樣還得再買機頂盒。不過,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即使各地信號加密標準不一樣,數字電視一體機的用戶也只需要更換內置機頂盒內的大卡,再從廣電購買當地智能卡就可以解決問題。
這位老外的遭遇,不過是中國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中國高清電視產業的發展規劃嚴重超前,實際操作卻是遠遠落后。竊以為,如果主管部門不能打破樊籬抓緊實施改革,將嚴重阻礙中國高清電視產業的發展。是承擔改革陣痛迎來幸福,還是溫水煮青蛙吞下苦果,主政者應當到了斷然決定的時候了。
相比之下,過去一個月廣東的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們也是復雜滋味齊涌心頭:一方面,備受關注的廣東有線數字電視收費政策評估報告出爐,建議維持用戶基本收視費保持現有水平不上漲,即每月每戶最高收費標準為26.5元。另一方面,廣東方面硬性規定,數字機頂盒要按照“不盈利”的原則核定終端售價,每臺不得超過390元。控制數字電視收費不上漲,的確比較難得,但這也不過是個“治標”的方式。
現狀是,有線電視運營商為了推廣增值業務,強推機頂盒發展模式,但又因為專注于賣機頂盒而沒有精力去發展增值服務。增值業務吸引力不夠,消費者自然不愿為此買單,然后,運營商又不得不只靠賣機頂盒和提高收視費來增加收入,從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就必須推進市場化。數字電視改革,還有廣闊的市場化空間,運營商首先要放開終端市場,讓數字電視一體機與機頂盒同臺競爭,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是用機頂盒還是用一體機來收看數字電視;打破傳統單一的市場推廣模式,加速讓更多市場主體進入高清數字電視的推廣陣營。同時,運營商專注于提升自身的服務,提升增值服務的吸引力。期待著2010年的數字電視改革不再是死水一潭。
推薦閱讀
變頻空調終于下鄉了。 日前,在2010年第一輪的家電下鄉招標中,空調招標文件中首次出現了“變頻空調”的身影。這似乎預示著,過去1年來備受 “核心技術缺失”爭議而無法享受下鄉和進城兩大政策照顧的變頻空調,將在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數字電視改革須打破藩籬放開終端市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