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家電賣場“無所不在”的策略正在失效
根據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前9個月國美共關閉了158家經營效益欠佳的門店,蘇寧電器同期也置換或關閉45家門店。恰在此時,購物中心、直銷等業態開始進入家電銷售領域。在經歷了多年跑馬占地的高速發展之后,國美、蘇寧等傳統家電連鎖巨頭已經開始尋求家電連鎖的突圍之路。
■網點增加利潤下降
從理論上講,連鎖企業的網絡越大越可以產生規模效應,通過集中采購、集中管理、集中營銷和集中配送等實現運營成本的降低。但事實上,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中,由于家電連鎖在局部過于密集,甚至是非理性的貼身門店競爭,造成了門店租金等經營成本高漲,應有的經營利潤則因惡性競爭降低,反而沒有體現出規模效益。
有家電業人士向記者打了個比方,當一個城市只有很少幾家家電賣場時,每增加一個網點可能就會增加一份市場份額;但當一個地區的賣場接近飽和時,再增加一個網點的效應就相當弱了。而目前在北京地區,僅蘇寧、國美、大中三大巨頭的賣場數目就已經超過150家,上海也有160家家電賣場,如此密度的競爭使得家電巨頭們新開門店帶給廠家的新增利潤可能已經小于進場費等成本。對此,彩電巨頭創維集團的董事局主席張學斌曾直言不諱,“多數彩電品牌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城市都是不掙錢的!”所以可以說,家電賣場主動關閉門店除了是自身經營策略的調整,實際也是主動為廠家減負、改善廠商關系的一種做法。
■單店年銷售額僅約1億元
對于未來家電連鎖該向什么方向發展,各巨頭都在探尋自己的發展方向。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一場家用電器零售業態研討會上,永樂電器就提出了“電器SHOPPING MALL”的概念,即大力發展超大面積、豐富品類的大型家電購物中心。據永樂(中國)電器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路煒介紹,他們的電器SHOPPING MALL展示的各類電器總數達1.5萬臺,相當于普通家電連鎖賣場的3倍左右,除現有各種家用電器外,還會引入相關的外延產品,如烹飪炊具、辦公用品、配件等。他舉例說,在日本一家大型家電賣場展示的電器及其相關用品可達10萬件左右,年銷售額也高達15億元人民幣,而目前國內大城市家電賣場的單店年銷售額大約僅為1億元左右。蘇寧電器華北區執行總裁范志軍則告訴記者,此前家電連鎖行業的跑馬占地并不能說是走了彎路,因為只有一家企業達到了一定的市場容量和份額才能真正有實力進行精細化管理。他認為,未來的家電連鎖模式將不再以賣場面積、商品種類作為關鍵,而是根據消費需求進行門店類型的細分,比如開在購物中心里的賣場和開在居民聚集區的賣場就會在布局、商品品類上有顯著區別。
■家電網購借機異軍突起
在傳統家電賣場進行自身調整的同時,家電網購的異軍突起算是今年中國家電零售業最大的亮點之一,新七天電器直銷網、世紀電器網等一大批家電網上商城在今年亮相或發展壯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家電網上商城經營者都是出身于傳統家電制造商。從某個角度說,或許正是他們此前對家電行業流通模式的深刻了解和思考才讓他們愿意探索一種更高效的新模式。昨天業界又傳出消息,淘寶網正在籌備一個3C家電的垂直網站,最快將在明年春節前推出。據悉,該網站將命名為“淘寶電器城”,銷售商品不限于白色家電和小家電,也會包括手機數碼、電腦及零配件等,“只要蘇寧國美有賣的商品,淘寶電器城都會有賣”。數據顯示,淘寶網去年的數碼、家電銷售超過30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600億元。作為3C中的一個類目,今年淘寶網占據了數碼產品網購70%的份額。
新七天電器網CEO左英杰曾是創維北京分公司總經理,他告訴記者,中國家電行業近年來銷售渠道過于單一,特別是在中心城市銷售渠道基本被家電連鎖壟斷,而這些連鎖賣場的粗放式無限擴張給廠家原本高昂的渠道成本雪上加霜!而正迅速興起的家電網購通過與品牌家電廠商簽署直銷協議可以以最低的成本進行產品直銷。相對于傳統賣場而言,將實體門店、庫存及促銷人員等的成本都被省去。“我們只租個上百平的辦公室就可以,由于不存在家電連鎖高額進店費和人力成本,通常可以比家電連鎖為廠家節省10%至15%的成本!”他認為,雖然現在國美、蘇寧等傳統家電連鎖企業依舊占據大量市場份額,但目前國內網民已超過3億人,預計未來兩年內,國內網購市場將與家電連鎖分庭抗禮,真正成為家電銷售主流渠道。
推薦閱讀
進入2009年后,尤其是國慶前夕,采用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多了起來,國內廠商幾乎都發布了LED液晶新品。 目前市場上的平板電視主要分等離子和液晶兩大類。在長虹、松下等廠商的大力推動之下,上游等離子面板的研發和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關店之后 家電連鎖該往哪走?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