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訊]“格力收購小鴨電器”,是走單一路線瓶頸下的無奈選擇,還是大勢所趨?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格力集團欲收購山東小鴨電器,向冰箱、洗衣機市場發力。
其實,格力集團借助外力進入冰洗市場是有據可查的,美的就是通過收購整合來實現冰洗的做大做強。
對此,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格力多元化是必然趨勢,復合型的家電旗艦是未來增強終端競爭力的優勢所在。對于資本大鱷收購小鴨的資金不過一個小零頭,但是初次試水說明格力的長遠布局和順勢而為。
隨著競爭由渠道競爭時代轉向產品競爭,格力傳統的優勢渠道,由于產品單一,品牌單一導致后發力不足,而在這方面,美的、海爾、海信都是復合型的家電巨擘,他們可以開出不同組合策略,這是單一產品所不具備的。
不過,在業內人士于清教看來,在空調行業一直一枝獨秀的格力如果因為空調行業周期波動而選擇類似海爾的“家電大全”式發展戰略是錯誤的。 于清教表示,家電行業的市場成熟度決定了不是誰產品最全誰是“老大”,“家電江湖”需要的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專、做透、做精,然后不斷創新。依靠并購其它品牌而做“家電大全”并不明智。 在他看來,格力稀釋品牌內涵,企圖爭食他類家電蛋糕,一方面是空調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利潤持續降低,面臨增長瓶頸;另一方面可能是空調和小家電等領域的成功掩蓋了格力持續的本質,而使得格力做出如此的戰略選擇。
不過,之所以格力集團收購小鴨而不是以格力電器的名義收購,上述消息人士分析認為,是為了保護格力電器目前專業角色。格力集團不想因為收購失敗影響上市公司的資本地位,如果格力集團涉足冰洗成功的話,不排除格力電器定向增發向母公司格力集團收購冰洗資產。而這樣格力電器就可以實現多元擴張,可以在空調主業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通過冰洗的增長實現營收和利潤的持續增長。由此可以看出,格力的多元化思路是很清晰的,母公司格力集團起到的作用是風險緩沖。
于清教對記者表示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今天春蘭“復活”開盤上市,驗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死鳥”邏輯。也就是說,格力看重的可能更多的是小鴨這個品牌的融資渠道和資本平臺。不排除格力下一步資本市場運作的大手筆,也不排除格力誕生第二家上市公司的資本圖謀。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小鴨品牌的價值尚存的原因。如果走由格力控股的第二家、第三家上市公司的資本之路,無疑是格力在金融后危機時期資源整合、勇敢抄底的資本戰略。
推薦閱讀
11月17日媒體消息:TCL集團與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公司簽署協議,聯合建設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總投資245億元人民幣,TCL和深超公司各投資50億元。項目計劃于2010年1月啟動,2011年底建成投產。 而此前,已有京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格力欲并小鴨 驗證資本市場不死鳥邏輯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