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以舊換新”具體操作還不是十分順暢。因為家電“以舊換新”拆解公司尚未最終確定,因此回收的舊家電價格尚難以最終定價。也就是說,市民賣舊不能馬上收到現金,買新也不一定能馬上領到補貼。有中標企業稱,“以舊換新”政策目前還只能停留在預約層面,并不能實際開展操作。不過,即便如此,諸如蘇寧、國美等“雙中標”家電賣場已做好了準備,宣稱可以事先按照有關政策規定進行家電“以舊換新”的登記和回收預約,發放相關憑證,讓有需求的消費者先購買新家電,等相關操作細則及價格標準確定后,逐步兌現補貼。
政策解讀
深圳“以舊換新”為何姍姍來遲?
財政單列廣東省辦法不適用于深圳
“國家不是已經出臺了家電‘以舊換新’辦法么,怎么還不能‘以舊換新’?”早在7月中旬,市民丁先生就特別想給家里換臺新空調,可是得到的答案卻是——“廣東省‘以舊換新’具體辦法還沒確定,最快可能要等到下個月了”。好不容易等到上個月廣東省出臺“以舊換新”具體實施細則,包括廣州、惠州、中山等周邊城市也開始如火如荼開展“以舊換新”,結果丁先生國慶長假興沖沖地跑去商場“以舊換新”,卻仍被告知——深圳還沒開始。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我市作為財政計劃單列,此次家電“以舊換新”財政補貼部分需要我市支出,所以雖然廣東省已公布具體辦法但并不適用于我市,為此我市在9月份重新開始備案以舊換新銷售、回收網點工作,并制定具體操作細則。
記者了解到,心急如焚等著“以舊換新”的市民真不少,以深圳蘇寧上月開通預約專線統計為例,日預約量達到了31000人次。早已中標省內的幾家銷售、回收企業負責人透露,原本指望著我市“以舊換新”具體實施辦法能趕在“十一”前出爐,好乘這個史上最長黃金周大賺一把。結果操作細則遲遲未發布,深圳商家只能眼紅其他試點城市門店傳來以舊換新刺激家電銷售翻幾番的成績。
補貼標準是否有上限?
按售價10%補貼最高補四百元
《深圳市家電以舊換新操作細則》昨日終于發布,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補貼標準,根據規定,“以舊換新”產品范圍為電視機、電冰箱(含冰柜)、洗衣機、空調和電腦五類。補貼分為家電補貼和運費補貼,其中“家電補貼”規定,按新家電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補貼上限為:電視機400元/臺,冰箱(含冰柜)300元/臺,洗衣機250元/臺,空調350元/臺,電腦400元/臺。而運費補貼按回收企業交售舊家電的數量定額補助,具體補貼辦法將由財政部另行研究確定。
哪里可以“以舊換新”?
首批回收企業7家銷售企業15家
與此同時,我市第一批家電以舊換新銷售企業、回收企業的招投標名單也于昨日公布。經過專家組評議審定,首批中標銷售企業15家,分別為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一佳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深圳人人樂商業有限公司、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深圳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深圳市茂業商廈有限公司、歲寶百貨有限公司、百佳華百貨有限公司、順電連鎖有限公司、益群實業有限公司、蘇寧電器有限公司、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康佳集團深圳銷售分公司。
第一批中標回收企業共7家,分別為順電、益群、蘇寧、國美、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康佳集團深圳銷售分公司、格林美高新技術公司。《細則》規定:市民可通過電話、網絡向回收企業提出交售舊家電的申請;回收企業上門收購,并登記交售人證件;回收企業收購舊家電,并為交售人開具國家統一印制的家電以舊換新憑證,最后將家電回收款交給交售人。
市民質疑
“以舊換新”有戶籍限制?
深圳大部分人將無法享受補貼
依據國家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規定,只有具備試點城市戶籍的居民才可以享受政策優惠。 也就是說,此次能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必須持有深圳戶口,這意味著暫住者或將無緣受到這一政策惠顧。
昨發布的《深圳市家電以舊換新操作細則》明確規定,必須是深圳市內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或具有深圳市居民戶籍,在規定時間內交售舊家電并購買新家電的單位和個人,在購買新家電時可享家電補貼;交售舊家電與購買新家電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一致;已享受“家電下鄉”補貼政策的新家電不得重復享受以舊換新補貼。
在深圳工作近十年的胡先生表示不解,深圳1300萬常住人口中,大部分都是非戶籍人士,“也就是說有絕大一部分人都無法享受政府的補貼,這對在深工作的眾多非戶籍人士來說很不公平”。他質疑,為什么要有戶口要求呢?沒有本地戶口就可以亂扔舊家電么,就可以不環保了么?
據了解,“以舊換新”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和試點省市財政共同承擔,之所以要求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消費者是本地戶口,是因為當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地方財力有限,目前還無法實現普惠制。但隨著試點地區經驗的總結和推廣,今后該政策可能有望在全國推廣。
回收款、補貼暫不能兌現?
回收價格沒個準“卡”住補貼發放
按照正常流程,市民可自由選擇上述任意一家中標回收網點,提出交售舊家電。網點工作人員上門收購舊家電,并開具家電以舊換新憑證。憑證上應注明舊家電產品品牌、規格、型號、產品生產編號、購買人姓名及身份證件號等信息。購買人憑本人身份證、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到中標銷售網點購買新家電。銷售企業代財政部門審核,對符合補貼條件的,銷售網點當場墊付補貼資金,按新家電的銷售價格減去補貼資金后的金額收取貨款。
不過,這一流程卻因拆解公司尚未確定、舊家電回收價格未有明確指導定價而遭遇關鍵“瓶頸”。即使以舊換新工作從昨起正式啟動,回收企業這幾日也不敢貿然去消費者家里收舊家電,一家中標回收企業的負責人說:“如果我們把舊家電高價收了來,到時候拆解企業收購價格很低,豈不是虧本了。”據了解,目前在廣州、北京等地的具體實施中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為此,深圳舊家電回收價格必須等到拆解公司確定后,由拆解公司和回收企業商談明確定價,經物價部門審核后才能出爐。據悉,拆解公司名單還尚需一周時間確定公布,也就是說目前消費者賣舊家電還只能預約繼續等。
如果趕在明天起買新家電的市民要留心保存好發票,雖然買單時不能拿到補貼,但可在門店填寫《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申請表》,只要等舊家電回收價一公布,就可致電回收企業上門拉走“舊貨”,拿到折舊費和以舊換新憑證,再持本人身份證、購物發票和《家電以舊換新憑證》去買新家電的商場規定領取現金補貼。國美方面則表示,目前可上門先拉走舊家電并給消費者開出《家電以舊換新憑證》,但暫時欠回收款,等回收指導價公布后再付費,不過顧客可先憑《憑證》在買新家電時即時兌現10%補貼。
“以舊換新”值不值?
拿補貼可能還不如直接打折劃算
“一臺彩電最多才補貼400元,比如我換購的是單價超過5000元的產品,那這補貼對我來說并不‘優惠’。”昨日,在某電器賣場選購等離子彩電的許先生如此分析。從商家開通的預約熱線統計顯示,市民需要更換的大多數是大屏幕的液晶等離子電視,價格至少在六七千元甚至萬元。在此情況下,國家補貼顯得并不是那么“誘人”了。事實上,有時在家電賣場的促銷降價中,直接優惠的幅度已經超過了“國家補貼”。
還有的市民擔心商家會伺機抬高零售價格再賣。就此,相關政府部門表示將嚴格監督中標企業不得哄抬價格或變相提價。也有業內人士提醒市民,由于家電“以舊換新”是在新家電成交價的基礎上再享受國家10%的補貼,市民不妨先談價再出示以舊換新憑證享受10%的補貼,或在家電廠商搞促銷活動時購買,這樣享受到的折扣將超過10%。
推薦閱讀
三聯商社是山東知名的家電連鎖賣場,在中國家電連鎖業的歷史上,他是第一家上市的中國家電連鎖企業;曾經業界的龍頭老大;以超強的“單店效益”笑傲群雄,旗下的三聯濟南西門店和三聯濰坊店,是此時國美和蘇寧競相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以舊換新:看上去很美 “換”起來太難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