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通知》叫停的不是互聯網電視,而是涉及多種利益的互聯網電視侵權行為。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通知》叫停的是什么?這一點,《通知》說得很清楚。《通知》叫停的是混亂的市場秩序和侵權節目的傳播行為。其次,辦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只是規范互聯網電視節目傳播的市場準入證,只有取得許可證才能獲得合法傳播的權利,與叫停互聯網電視無關。互聯網電視是重要的輿論陣地。對互聯網電視傳播秩序進行監管是黨和國家的職責所在。再次,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與傳播內容是否合法無關。前者只是行政許可,是擁有合法傳播權的證明,是合法傳播行為的行政授權;后者是傳播內容、節目合法性問題,內容合法與否取決于傳播的節目是否取得了著作權人的許可并支付報酬。最后,互聯網電視不會也不可能被叫停或封殺。一種商品或服務,是否被政府封殺,取決于這種商品或服務是否具有實質性非侵權用途。這是被世界上多數國家普遍接受的規則,我國也不例外。互聯網電視可以傳播合法授權的節目,這就是其實質性非侵權用途。
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通知》是黨和國家重視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互聯網電視傳播上的延續和擴展。我國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包括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等在內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通知》是我國貫徹落實知識產權法律的體現,是互聯網領域保護知識產權政策的延續,是在互聯網電視領域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知識產權略的重要措施。在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初期,由于知識產權意識不強,形成了侵權泛濫的局面,治理起來困難重重,不僅嚴重挫傷了權利人的創新精神,也嚴重影響了互聯網的健康發展。互聯網電視發展之初,該《通知》的發布是規范傳播行為的及時雨,極具遠見,使互聯網電視的發展避免落入互聯網侵權官司不斷的窠臼。因此,《通知》是我國互聯網電視無序發展與健康發展的分水嶺,是互聯網電視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推薦閱讀
理想和現實總歸存在著極大的落差,今年唱得響亮的家電下鄉半年報結果出爐,同樣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結論。 比如,之前廠商專家們都認定銷售最火的應當是彩電,結果遙遙領先的是冰箱冷柜,甚至占到了總量的接近7成;之前忽悠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幾度“封殺令”終叫不停互聯網電視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9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