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還在組建中的位于合肥新站區的鑫昊等離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昊”),因20億元引入日立淘汰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首次進入公眾視野,沒想到一亮相便引發爭議。鑫昊自稱此舉可以“學以致用”,但一些專家學者則擔心,此舉可能是“重金收破爛”。
“通用歐寶將被出售”、“福特將出售沃爾沃”、“通用電氣將剝離家電業務”……近一年來,金融危機讓許多海外企業有了“把盤子做小”的想法,他們或出賣品牌,或出售技術,面對誘惑,中國一些企業蠢蠢欲動。什么樣的技術值得一買,正讓求“技”似渴的國內企業感到困惑。
合肥20億購淘汰技術引爭議
鑫昊20億元引進日立淘汰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消息一出,業內嘩然。產業觀察家劉步塵分析,無論從全球還是中國市場來看,等離子市場萎縮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液晶電視生產企業數量是等離子的幾十倍,銷量比至少是10:1。雖然這幾年等離子陣營三番五次的努力,但“液晶主流”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等離子要想“咸魚翻身”十分困難。
“若認為等離子是發展趨勢,日立為什么要低價出售自己的等離子生產線?”劉步塵如此反問,“從追求利益的角度來看,日立這么做也不合常理。中國企業應當警惕外國企業向中國轉移落后產能。”
此外,專家們還對合肥引入等離子生產線的未來表示擔憂。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投資要有前瞻性,不能跟著別人后面跑。“合肥這家公司剛成立,并無經營等離子面板生產線的經驗,在技術方面也存在無法自我消化的可能,若日立不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該怎么辦?此外,松下、三星生產等離子面板,是因為這些公司本身就有整機廠,面板可以自己消化。反觀合肥這家公司,即使兩年后順利投產,它能把面板賣給誰?生產等離子電視的企業已沒幾家。”
劉步塵非常同意陸刃波的分析:“京東方之前買了韓國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但韓方不給技術,京東方只好又掏大量資金求技術。我問過國內幾家彩電企業,長虹等離子面板(生產線)投產以來,是否有企業買過其產品?所有的彩電企業都如此回答:自身的企業都是液晶生產線,實行的是"液晶戰略",液晶電視現在賣得那么好,花錢重建等離子生產線有什么用呢?”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上廣電引入的日本第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即使液晶電視成為了國內主流產品,上廣電也有整機生產能力,但由于其他主流整機企業“不買賬”,這條液晶面板生產線最終拖累上廣電,最后不得不決定出售。
鑫昊:“落后”指責其實很外行
顯然,鑫昊并不認為自己在買一項落后技術,當初日立建該生產線曾耗資約60億元人民幣,而今花“20億元”買“60億元”,他們認為很值得。鑫昊綜合處負責人向記者強調:“認為這條等離子面板生產線落后的"都是外行"。”
企業所在的新站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平板產業一直處在被動地位,目前自己研發不現實。引進生產線重要的出發點是希望對國內面板生產技術形成重要支持。此外,本次引進還包括產品技術、制造技術和技術團隊,并獲得專利許可。在引進項目前,新站區做了詳細的產業和市場前景調研,這條生產線2007年2月投產,設備處于業內領先水平。
鑫昊綜合處相關人士表示,公司非常重視技術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前期招聘的都是技術人員。根據計劃,鑫昊將聘員工9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日立技術人員的語言問題,鑫昊將招聘日語翻譯30人。鑫昊綜合處一名員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的員工幾乎都是剛招進來的,公司高層近段時間都在忙招聘等事宜。
談及未來產品的銷量,鑫昊綜合處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建設平板產業基地是為了破除國外對中國的技術輸出封鎖。鑫昊等離子面板生產線投產后,與長虹共同生產的面板只能滿足國內1/3的市場需求,還有2/3的量需要進口,所以銷量肯定沒問題。
不過,數據顯示,2008年國內等離子電視銷量150萬臺左右,長虹等離子面板生產線目前年產量100萬片,鑫昊預計為150萬片。若按照等離子電視現有市場份額來看,長虹跟鑫昊的總產能有過剩危險。
新站區方面還介紹,目前,長虹、康佳、創維等電視機生產商已先期洽談合作意向,有的已簽訂戰略合作計劃,一些廠家為節約生產成本,正在考慮在合肥增設整機生產廠。
對此,國內等離子廠商“力挺”鑫昊。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合肥新引入等離子面板生產線意味著大家對等離子的發展非常看好。長虹愿意與包括鑫昊在內的企業把等離子這塊“蛋糕”做大做強。不過,包括創維、TCL等在內的國內主要液晶電視企業表示對此并不了解,有的則明確表示不會進軍等離子。
迅速獲批的技術引進項目
記者致電新站區招商局時,電話中傳來“打造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引領合肥新站崛起騰飛”的彩鈴。招商局綜合處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區領導近段時間一直在連續出差拜訪多處企業”,非常忙。
等離子面板生產線并非新站區引入的首條面板生產線。2008年,新站區與京東方簽署協議,在新站區上馬一條總投資175億元的國內首條第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該項目已于今年4月破土動工,預計2010年四季度投產。
隨著京東方項目的開工建設,新站區定位為“中國平板顯示基地”,此次等離子生產線的落戶,新站區成為中國第一個同時擁有液晶面板和等離子面板生產線的地區,用新站區官方網站上的話來說:“朝打造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基地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新站區為“打造中國平板顯示基地”下了大功夫。有媒體報道稱,涉及京東方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基地建設路網等13個項目的立項登記備案,僅用了3個小時。而按照正常程序,辦結上述手續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為辦理上述手續,合肥市有關部門還在下班時間為京東方“上門服務”。
鑫昊綜合處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約半年前,全世界到處尋找買家的日立找到新站區,洽談引入等離子面板生產線事宜。隨后,新站區完成項目可行性初稿,并由專業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評定,“最后項目很快就得以獲批”。不過,他拒絕透露對項目進行評定的單位名稱。
新站區估計,鑫昊等離子面板項目達產后,每年將拉動上下游產業鏈新增產值100億元,還可帶動一批企業集聚安徽。未來10年,新站區將籌集335億元投入平板顯示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近幾年,合肥市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835.15億元,同比增長16.0%,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安徽全省8.9個和4.2個百分點,在全國省會城市繼續位居第一;在省內,總量、增速仍保持第一;GDP總量占全省比重為18.5%。
其實,合肥并非首個牽手面板產業的地方政府。張家港市政府也在去年參股投資建設價值150億元的彩虹第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為什么每條面板項目后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呢?對此,陸刃波分析,投資面板產業,少則幾十億,多則數百億,很少有企業有這么多錢,即使是雄厚的國企也需政府的財政支持。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在7月初,發改委、商務部等部委曾聯合印發了《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辦法中曾明確公布,將在北京、上海、山東等9個試點省市進行家電以舊換新。“國家版”政策細節雖未定,但廠商的“企業版”卻早已先行。 “國家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合肥買等離子技術陷“重金收破爛”困境?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