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購太陽能熱水器的時候,或許你根本不會知道,“皇明”與“億家能”、“太陽雨”與“四季沐歌”這4個在太陽能市場上響當當的品牌其實屬于黃鳴與徐新建兩個人所有。 雖然從表面上看,這4個品牌分屬4家公司,公司名稱也完全不同,但實際上,這4家公司的四大品牌卻是國內大型太陽能企業應對中小企業攪局,提升市場份額提前布下的一顆棋子。 市場競爭有點亂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種現象在太陽能行業很普遍。有的民營企業家甚至擁有5個甚至更多的品牌和公司。表面上看,這些企業對外都是單獨經營,但產品確是在同一個工廠生產制造,產品的技術研發人員和生產工人也都是同一支隊伍。這位知情人士形象的比喻,這屬于“一套班子多塊牌子”合署辦公,節省費用但可以拓寬市場空間。 記者了解到,太陽能行業是最近10年才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領域,其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由于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全國從事太陽能熱水器制造的企業就多達1000多家,還不包括一些沒有注冊登記的太陽能手工作坊。這些企業的快速發展,在推動了行業和市場做大之時,也帶來了市場競爭秩序的不規范等問題,這令許多當年行業的開拓者和市場培育者們較為擔心。 實際上,由于太陽能產品的特殊性,必須要求“生產制造與售后安裝”并重。一方面,產品型號與規格多,并不適合大規模化批量生產;另一方面,由于售后安裝直接決定著產品的市場銷售,這也給許多中小太陽能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存活空間。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理事長羅振濤告訴記者,一些小的太陽能企業,一年只銷售幾千套產品,但同樣可以存活。這實際上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皇明、太陽雨等行業領導企業在短期內很難通過規模化擴張、價格洗牌等手段來提高行業進入門檻,將一些中小企業淘汰出局。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選擇多品牌運作的多是一些在行業中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他們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比較好的資源,比如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安裝服務等等。 領軍企業巧布局 記者了解到,江蘇太陽雨新能源集團總部在連云港,其董事長徐新建又在北京注冊了一家“北京四季沐歌太陽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均為徐新建,但兩家公司的總經理卻另有人擔任。其中北京四季沐歌太陽能有限公司總裁為李駿,李此前為太陽雨集團的副總。雖然公司注冊地在北京,但李駿的辦公地點卻在連云港,其聯系方式顯示為連云港。 記者調查后又發現,在太陽能行業率先實施多品牌運作的則是皇明集團。黃鳴領軍的皇明太陽能開創了我國太陽能熱利用市場化運作的先河。不過由于行業門檻低,導致許多中小企業在行業成熟后迅速攪局,不乏一些短期投機者,給行業帶來了極大隱患。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如果讓這一競爭無序的趨勢蔓延下去,皇明集團極有淪為這一行業眾多中小企業抬轎子角色的可能,讓對手獲得了“坐等水開煮餃子“的商業機會。 隨后,一家名為山東億佳太陽能有限公司在清華陽光、華揚、皇明等主導的市場競爭中迅速崛起。而2003年一次因為“億佳能”商品商標與日本“佳能”商標相似而引發的日本佳能向中國商標管理當局提起抗議,讓人們再度將眼光聚焦到“億佳能”這家新興太陽能企業的身上。山東億家能太陽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中興,此人此前為皇鳴集團的副總,從車間員工一直做到企業高層,數次被皇明集團作為經典的人力資源培養案例對外宣傳。此外,皇明集團旗下還有一個名為“歐迪克”的子品牌。相對于當時處理億家能與皇明集團的關系極為低調,歐迪克品牌一問世便被皇明集團高調宣傳。 行業發展待升級 對于多品牌、多公司運作模式,營銷專家洪仕斌認為,不排除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通過多品牌運作,可以在市場營銷層面對高中低端的消費群進行全面覆蓋,解決單一品牌定位尷尬的問題。二是通過多公司運營可以有效規避運營風險,一旦某一公司和品牌的發展遭遇困難,則可以進行資產轉移等處理。 洪仕斌也認為,不排除企業在產品實現關聯產業的多元化擴張時,采取一種手段。比如從家用產品涉及商用或者工業等領域,或是從整機制造向上游等環節擴張。 記者還注意到,太陽能行業除了存在上述特色之外,企業間的骨干人員相互跳槽并另立山頭現象也普遍存在。此前,曾是江蘇太陽寶太陽能公司海外經理的張同偉,在原公司積累了大量資源和實力后,便跳槽出來成立常州貝德萊特太陽能熱水器公司。該公司成立3年便實現了海外出口1000多萬美元。這與張同偉在原東家“太陽寶”積累的海外資源和人脈不無關系。 此外,曾擔任山東億佳能公司首任總經理的馮建華,隨后也跳槽至皇明集團的對手海爾熱水器公司擔當太陽能熱水器事業部總監。而馮建華的加盟,也被海爾對外宣稱為聘請行業專業人士構建海爾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和市場體系。
推薦閱讀
就在變頻空調的一片喊降聲里,松下空調負責人標新立異地對媒體表示:松下變頻空調不降價。觀察家認為,松下變頻空調不降價的表態不合時宜,與空調行業發展主流不符。 對此前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的變頻空調來說,2009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太陽能多品牌運作是提升實力vs規避風險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