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普生產線向中國轉移的問題上,上廣電方面是該看重投資風險還是該看重技術回報?
來自圈內人士的說法,一向拒絕出口技術的夏普已經和上廣電方面達成默契,夏普日本龜山第一工廠的6代線轉讓目前初步在轉移總價上談定,但在后期運營費用上存在分歧。
顯然,這一次的生產線轉移———天平更偏向上廣電方面;有著巨虧壓力的夏普此時更需要的是中國市場的戰略補充,而不是技術的保護者。
夏普華麗轉身
對于有36年液晶研發經驗的夏普而言,其“液晶之父”地位一直無人能撼。在韓國面板廠商和臺灣面板廠商還在為跑足產能被動降價時,夏普已在液晶生產線上賺得盆滿缽滿。
夏普液晶更具技術和穩定的多重優勢。然而,造化弄人,液晶的IT屬性,使它同樣受“摩爾定律”影響。2008年,夏普和索尼聯手到現在,日韓平板電視品牌集體性衰退期已悄然而至。
2008年2月26日,索尼和夏普牽手了。此前,索尼和三星聯手投資面板廠,這次的合作對手換作夏普,還是讓業內驚呼看不懂。
依靠8代線,索尼和三星已能和夏普比拼更經濟的生產成本,也比夏普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在日本國內,夏普還握有超過50%的市場占有率,然而,2007年歲末,索尼已毫無懸念地成為全球液晶電視最大生產廠。
對索尼而言,要繼續成就自己的地位,必須選擇全球最優秀面板供應商,在三星和夏普上同時注力,是最好的戰略布局。
對夏普而言:出讓10代線34%的股權,使索尼和夏普成為大尺寸液晶市場最穩定的聯盟。這不僅讓夏普從索尼手中回收1000億日元工廠投資,并且將索尼發展為10代液晶屏最穩定有力的消費者。
從戰略到戰術,夏普此舉都堪稱完美。
此前,夏普將其中國銷售的37英寸以下的液晶電視的面板供應單包給了臺灣面板廠商,自己主要執著于更有利潤的大尺寸面板經營。
但是,在全球不景氣和日元匯率變化面前,夏普需要“以最小的投資金額獲得最大的投資效率和改善現金流量。”
2008財年,夏普的預測是將出現歷史上首次營業虧損,虧損額度高達1000億日元。此前,日系面板廠商市場策略是把最先進的液晶顯示器生產集中在日本國內,然后通過出口方式提供給海外的電視機組裝廠。但是,日元的持續大幅升值令日本出口企業成本競爭力急劇下降,企業難以保持盈利,夏普不得不轉換思路———將其低端生產線轉移到中國。
此時,對于中國這個全球第三大平板電視消費市場,日韓面板廠商今年市場目標仍然是兩位數級別的……
夏普能保證自己有比索尼和三星更好的市場應對之策么?
中國生產線之渴
對于夏普液晶生產線,中國人有過多次渴望。
2007年,一次投資傳聞是夏普將在中國建設一條7.5線。這個傳聞在長達9個月的時間出現了三個版本,先是年初TCL和夏普將合作投資的傳聞,其后是和上廣電合作7.5代線。
最為有鼻子有眼的傳聞是———與深圳市的合作,方案細則是該7.5線生產線將由夏普控股,深圳市政府做中方大股東,包括長虹、創維、TCL、康佳、海信在內的5家彩電廠商都將入股該工廠。
這條讓中國彩電廠商期盼的生產線,最終也沒有落下……2007年,中國對液晶生產線的期待仍然是日韓廠商吃肉,中國廠家喝湯的尷尬格局。
這一次,合作的天平上夏普的主動變成了被動———夏普將關閉多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其中包括龜山第一工廠將停產半年,更將裁員380人。
夏普龜山第一工廠已成為夏普食之無味的“雞肋”———出于對技術和運營雙重考量的上廣電,能否抄底夏普?消息人士說法是:目前,談判已進行到操作性談判層面,購買設備的總價在800億-1000億日元。
上廣電方面更愿意和夏普成為戰略合作者投資新生產線,比如一條8代線……
就在上廣電臥榻之側———總投資額32.5億美元的昆山龍騰光電已準備投資7.5代線。這家已擁有一條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企業,將可能在國內首次實現7.5代TFT液晶面板的生產。
上廣電的策略是以退為進:希望借助6代線的實際運營經驗,進而說服夏普對第8代生產線進行轉讓。
時間不等人。2008年9月12日,京東方與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鑫城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肥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6代線項目投資框架協議》。協議規定,各方確定在安徽省合肥市投資建設一條6代全工序生產線,生產37英寸及以下的TFT-LCD顯示屏和模組品。
夏普很可能再次失去更有利的談判砝碼,上廣電失去的是更好的生產時間……
面板業的機會
雖然10代線工廠要到2009年才正式建成,但夏普和索尼的聯盟使得其不需獨自面對這條投資高達3800億日元的生產線。
但是要獲得更大的增長,夏普還需要更多考量。
中國市場以及家電下鄉給小尺寸面板帶來的新商機,已經使得已經陷入低潮的臺灣面板廠三個月時間奇跡般復蘇……
在全球面板的低潮期,2009年初,韓元對日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已經分別下降至2008年5月的約一半。韓國面板商利用韓元貶值競爭對手不斷釋出‘產能利用率要拉到滿’、‘8.5代線要大量產’等等訊息……
此外,三星電子在國內市場取消了省級代理商,向三四級市場滲透,索尼、夏普等也正在積極調整在華銷售策略,向國產品牌的大本營———三四級市場進軍。
除了渠道,夏普也需要將其6代線的剩余價值發揮到極致……不過,中國廠商已經不是昨日阿蒙,當前的液晶生產線新線的成本已經下跌了3成,但是產品價格已經下降了5成,夏普能將身段放得更低么?
“景氣不可能永遠不回來”,夏普和上廣電之間利益平衡最大的敵人,不是利益而是時間。
推薦閱讀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產彩電廠家終于在外資品牌面前撐直了腰板,憑著價格戰拿下了平板電視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加上家電下鄉的利好政策,國產彩電廠家更是加快了在三四級市場的推廣,國產平板電視奪得話語權的局面似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夏普生產線銜枚急進上廣電能否得隴望蜀
地址:http://m.sdlzkt.com/a/zhibo/20120330/119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