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網店征稅的事近期很熱鬧。網店業(yè)主們氣憤之余人人自危,迅速盤算自己得交多少稅。不過,當武漢國稅在一片質疑聲中出來澄清之后,這個事反而變得更撲朔迷離了。原本武漢國稅表示按網店級別,對最高端的皇冠級以上的征稅。但澄清時則強調網店“我的百分之一”有實體店,所以被征稅。然后又表示“只要達到繳稅起征點的貨物交易,都要征稅”。
網店到底要不要交稅?武漢國稅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此前,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武漢國稅部門人士時,得到的答復是,武漢國稅局正在對符合征稅標準的網店進行統計。達到皇冠級別的,按照銷售額的3%交稅。他們明確告知武漢是試點城市,在為將來國內推行做試點。
從這些龐雜的信息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武漢是要對網店征稅的;二、由于沒有事先告知,忽然開出稅收大單,情理上過不去,因此強調這是個實體店。
這一事件暴露出武漢國稅工作中的疏漏,即政策缺乏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
網店和普通的商業(yè)零售企業(yè)沒有區(qū)別,均有納稅的義務。地方政府更有權向所屬地的網店征稅。
問題在于,過去幾年為了扶持這一新興經濟模式,國家和地方層面一直沒有出臺相關的稅收細則,各地對網店均實行免稅。從免稅到開征,政府部門有義務提前告知被征收方,并制定明確的征收細則和標準,以便給商家留出調整時間。
政策的隨意性對企業(yè)的傷害。因為免稅,網店經營者在制定商品價格時會趨于低價。假設“我的百分之一”銷售額一個億,巨大實行低價策略利潤是3%,那么國稅按照3%征稅后,這個店一分錢利潤也沒有。如果利潤低于3%,那納稅后就陷入虧損。這不是憑空的假設,很多網店為了吸引客戶,推出團購、秒殺,銷售量雖然很大,但是虧錢的,是一種變相的廣告營銷。借助這種營銷行為成為皇冠的商家,相信不在少數。
因此,對“我的百分之一”征收2010年的稅,還有滯納金,顯然不合理。
“我的百分之一”交稅后的銷售策略已經發(fā)生改變,服裝從主打二三十元的變?yōu)榘僭笥摇O嘈攀菫榱藢崿F更高的利潤率。如果這個店知道2010年就需要納稅,估計策略早就變了。
網店納稅這一事件,再次凸顯出政府部門在施政執(zhí)法過程中的一貫強勢,缺乏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意識,導致企業(yè)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從事后武漢國稅慌亂的應對來看,這個政策的推出事前缺乏充分準備和縝密調研,雜亂且自相矛盾。僅從這一點而言,我們希望武漢國稅能真摯的向公眾致歉,并對“我的百分之一”網店由于國稅部門的過失造成的損失,給予補償。至少,滯納金是完全沒理由收的。
政策缺乏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并非武漢國稅部門的毛病,中國不少政府部門都存在這個問題,例如發(fā)改委的臨時限價政策,銀監(jiān)會對銀行貸款的臨時性干預,商務部出口退稅政策的多變等等。這些政策都導致企業(yè)在經營過程中承擔了大量不可預估的風險,經營環(huán)境嚴重惡化。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MarketWatch專欄作家約翰·辛奈爾(JohnShinal)周五撰文稱,亞馬遜需要制訂計劃,以應對來自于蘋果和谷歌的競爭。 以下為文章摘要: 當亞馬遜在周二發(fā)布公司季度財報之時,亞馬>>>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