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已經日益平庸了,默多克僅花了三年半的時間就促成了這種變化。2007年12月,默多克從班克羅夫特家族手中收購了這份報紙,當時他承諾將保護《華爾街日報》的編輯誠信,并向董事會保證他會履行這一承諾。
但在5個月之內,默多克就解雇了《華爾街日報》主編,代之以跟隨他多年的朋友羅伯特·湯姆森,湯姆森來自《倫敦時報》。而《華爾街日報》的發行人則換成了萊斯利·辛頓,他此前執掌新聞集團英國報業部門,其下報紙就包括《世界新聞報》(辛頓已于最近辭職)。然后《華爾街日報》的風格開始發生變化:文章篇幅變短,報道深度不夠,更加偏向政治,有時頭版報道出人意料地膚淺。
在《華爾街日報》走向平庸的同時,其風格也在變得微妙,變得陰險。政論文章越來越傾向共和黨,有時甚至將民主黨用作形容詞,而不是名詞,而這是共和黨喜歡的用法。莎拉·艾利森在《華爾街日報的戰爭》一書中,描述了編輯如何在關于奧巴馬政府公司稅政策的文章中加入“對商界的行動”一詞。《華爾街日日報》已經成為其所有者保守立場的宣傳工具,這是世俗化的一半含義。
另一半的含義則是,默多克旗下的媒體必須為他的商業利益服務。在《世界新聞報》丑聞面前,《華爾街日報》也顯示出這樣的傾向。
報道傾向圓滑
從商業角度而言,《世界新聞報》丑聞并不僅僅是電話竊聽和政治行賄,而是關于默多克的媒體帝國新聞集團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默多克家族對該集團的掌控也面臨挑戰。而《華爾街日報》本應在此類事件的報道中一馬當先。
但事實如何呢?《華爾街日報》先是忽略這一事件,即便正如默多克的傳記作者麥克·沃爾夫在《廣告周刊》中指出的那樣,該事件已成為英國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報道。隨后,當似乎不再可回避該丑聞時,《華爾街日報》極力避免在這件事上被外界指責。迪恩·斯塔科曼在《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上指出,《華爾街日報》的頭條報道顯然未盡全力。
但到了周五,《華爾街日報》的頭版報道顯示出了它的懦弱。該報刊登了對默多克的專訪文章,這可能是新聞集團公關部授意默多克這樣做的。默多克決定下周出席英國議會聽證會,他對《華爾街日報》記者表示,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考慮到維護誠信的重要性,議會內部出現的部分指責“完全是謊言”。新聞集團已經盡最大努力來應對這一丑聞,他的兒子詹姆斯·默多克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默多克表示,當他聽聞有些事情做錯了時,他堅持糾正錯誤。他對這一丑聞感到憤怒,感到厭倦。
而在包含采訪內容的這篇文章中,也沒有任何針對上述默多克言論的質疑,盡管部分語句似乎可以讓讀者產生一定的錯覺。文章中只字未提兩個最顯而易見的問題:默多克什么時候獲知《世界新聞報》的電話竊聽行為?他什么時候獲知記者行賄警方人士以獲取信息?《華爾街日報》記者要么是被告知不能問這些問題,要么是本能地意識到不應問這些問題。很難判斷哪種情形更糟糕。《華爾街日報》杰出記者的人數本就在日益減少,而現在這個隊伍之中的馬克·麥爾蒙特、艾倫·默里和亞利克斯·弗里德曼將為此感到羞愧。
而我本人也正被釘在恥辱架上。默多克一直以來都覬覦《華爾街日報》,希望借助該報與《紐約時報》展開直接競爭。四年以前,當默多克為了獲取《華爾街日報》的控制權而與班克羅夫特家族部分成員針鋒相對時,我曾撰寫了幾篇專欄文章,稱默多克將強于班柯羅夫特家族。
班克羅夫特家族的管理不善起初使得《華爾街日報》每況愈下,我認為默多克的資源能夠幫助《華爾街日報》走出財務困境,他對延續《華爾街日報》優良傳統的愿望也使得他不會毀滅這份杰出的報紙。
在班克羅夫特家族同意這樁出售交易后,該家族的繼承人之一伊麗莎白·高特向我表示,默多克擁有顯著的機會,她認為默多克不會浪費這些機會。我在同一專欄文章表示,默多克毀滅《華爾街日報》的可能性低于人們想象的水平。但我錯了。
推薦閱讀
作為當當網掌門人之一,當當網董事長俞渝亦來到此次廣州招商大會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在默多克手中日趨平庸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0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