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漫長等待,第三方支付企業得到了自己的“名分”,不再“不清不白”,告別了不受監管的灰色生涯。
5月26日,央行發放了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共有27家企業獲得。獲牌企業自然喜不自禁,多家都在網站上“曬”出了自己的牌照。牌照的發放終于有了定音,同時也加大了第三方支付行業未來競爭的變局:并購熱潮必將興起,多家獲牌企業已經表達收購的愿望;雖然眾多企業獲牌,但是“受惠不均”,業務范圍受限不一,受限較小的自然未來發展空間較大,整個支付市場將因此分化。
總而言之,第三方支付牌照只是一張“入學通知書”,而非“畢業證”,誰能笑到最后還要靠自己打拼。
牌照低調發放
從2009年開始,第三方支付牌照就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但是人們對于發放時間的預期一次次落空。
2009年上半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企業進行全面摸底和登記備案工作,于是市場傳聞牌照即將發放,數量則不超過10張,不過預期落空。去年9月央行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開始實施,規定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須在一年內取得許可證,有市場人士認為首批牌照將在2011年4月份發放,但是預期再次落空。
5月23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成立,業界人士幾乎都認為在成立大會上央行會發放牌照,“但是靴子還是沒有落下來”,快錢公司一位人士在協會成立儀式上遺憾地對《IT時報》記者說道。他當時表示,央行可能會采取在網站上公布獲牌企業名單的方式低調發牌。
就在業界人士遺憾之時,央行突然帶來了驚喜。3天后也就是5月26日,央行發放了牌照,不過極其低調,甚至沒有在官網的
推薦閱讀
麥考林成為中國概念股中的跳水之王。短短7天時間,股價下跌31.73%市值縮水至2億美元!爱敵彼巳サ臅r候,就能看到是誰在裸泳。”沒有想到,麥考林率先成為這句名言的印證者。 上周,麥考林成為中國概念股中的跳水>>>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