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社交網絡的熱乎勁兒,一路坎坷走過來的人人網,最終搶在Facebook之前,于5月4日登陸紐約證交所,并把“全球首個上市的社交網絡”的名分據為己有。
筆者也是逐步認識到社交網絡的重要的。筆者“被QQ”是在去年剛過春節時。那時,筆者的女兒憑借自己的努力,終于渡過小升初的“苦海”上了“岸”,被同一所中學意向錄取的100多位孩子的家長在QQ上開了一個聊天群。這個QQ群的認證,可要比Facebook或者人人網的實名制嚴格得多:先是線下登記孩子的姓名與銜接班號,還有家長的姓名與手機號,線上加入時,群主還要逐一核對相關信息,神秘得有些像當年地下工作者接頭對暗號。
由于小升初在社會上是敏感話題,要想知道了解該中學的相關信息,搜索、貼吧、論壇都無濟于事,你唯一能做的只有加入這個家長群,別無選擇。
在互聯網上,你可以自主地選擇不同的搜索引擎、瀏覽器、門戶網站等,只有社交網絡能夠做到讓你“被選擇”。
個中道理很簡單,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的任何活動都是在人際關系網絡中進行的。這就像春節回家的人們,吸引他們的是那張親朋好友織成的社交網,至于回家的方式則多種多樣:你可以坐飛機或火車,也可以乘長途車或者拼車,甚至摩托車“千里走單騎”。
在社交網絡中,個人的能量是難以與圈子文化相抗衡的。就像你根本無法把你在QQ上的好友全部搬遷到MSN上,除非騰訊自己不玩了。
任何東西如果具有了唯一的屬性,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在互聯網上,只有社交網絡擁有持久的“舍我其誰也”的屬性,這也正是為什么谷歌去年年底為防范員工跳槽到Facebook,全員加薪10%并大肆發放股權的原因。道理在于如果谷歌掉線了,還有微軟的必應可供選擇,而一旦Facebook服務暫時中斷,用戶臨時去哪里找替代網站呢?
社交網絡的唯一性加劇了通用社交網站領域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最終將會給通用社交網站領域里帶來“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黑洞現象。
曾經最早將博客引入中國并且被初期的迅猛發展沖暈頭的博客網,在2005年秋振臂高呼“3年廢了新浪”,一句話驚醒了新浪,也成全了新浪博客。說句題外話,新浪現在異常高調地推廣微博,實際上,是想利用微博的社交屬性來維護其新聞門戶主業,筆者以為,微博是新浪用來保命而非用來發展的。
或許不用等到人人網威脅到騰訊的主業,人人網能夠證明這一領域有大利可圖之日,也就是人人網要看騰訊的臉色行事之時。只要有利可圖,山寨這活兒騰訊還是很在行的。
推薦閱讀
年初,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出《商業連鎖經營企業規范價格行為倡議書》,就合理定價、規范標價、明碼實價、完善價格管理制度、杜絕價格違法行為等方面,提出行業自律要求。國美蘇寧等巨頭表示將打造全新的誠信品牌,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人人網或許要看騰訊臉色行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0/21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