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一舟:
站在紐約證交所交易大廳的那口大鐘前,陳一舟多少有些感嘆。
對于美國,他并不陌生;在美上市雖是頭一遭卻也夢寐以求。一夢十二年,他也從十二年前的清俊少年步入中年。
此時,離陳一舟首次赴美已經18年。1993年,這位祖籍湖南的武漢少年來到了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就讀于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歐洲人就是從這兒的查爾河口登陸新大陸,開始美利堅民族的光榮與夢想。憧憬未來的陳一舟此時對未來并沒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四年后,他來到美國西海岸,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MBA及電機工程雙碩士學位。這兒是美國高科技產業最為集中的區域,當時正值互聯網史上的激情歲月,創業氛圍濃厚,一夜暴富的故事俯拾皆是。
在這里,陳一舟的目標明確了:創業。
1999年,尚未畢業的陳一舟回國兩次,一次考察中國的創業環境,二是回國注冊公司。當年風靡一時的chinaren就這樣創立起來,他與伙伴當時很樂觀,仿雅虎經驗,公司一年成形,兩年上規模,三年上市。陳一舟沒有想到的是,實現上市這個夢要12年。
如今,作為中國市值第四大互聯網公司的領導者,他并沒有感到上市敲鐘是自己最高興的時刻。喜歡琢磨產品、在辦公室獨自思考的他覺得,發現社會化網絡公司的本質與核心,找到公司未來的戰略突破口——電子商務,更讓自己的內心有成就感。在接受本報專訪中,他一一詳解了這些。
挖掘“中間地帶”
人人網上市,被稱為“全球首家社會化網絡公司上市”,趕在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之前上市,人人網被視為中國的FaceBook,因此獲得了高估值。上市路演時,人人網給投資者類比的故事是“FaceBook+Groupon”,即“社會化網絡+團購”。
陳一舟說,投資者主要看中的還是SNS這塊業務,因為SNS的想象空間足夠大,有持續經營的可能。做團購也是因為有SNS為基礎。
陳一舟說:團購這個概念在海外不像在中國這樣火,中國很特殊。因此投資者最大擔心便是要燒多少錢?
而對SNS的擔心是,如何跟新浪、騰訊競爭。陳一舟的回答是三者的區別,“人人網是中國最大的實名SNS社區,新浪是社會化媒體,騰訊不是實名社區,用戶集中在二、三級城市,我們則是白領,用戶相對更優質。”
投資者不理解實名制的重要性,他就用美國故事說服他們。“MySpace挺火的,后來這些人都跑到FaceBook上去了,原因是一個是實名制,一個虛名制。虛名制的情況下,好友名單越來越大,越來越混亂,實名制基本都是身邊好友,黏性強。新浪是媒體,說的東西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不敢說太多私密的東西,而社會化網絡,可以把身邊的私密信息用來分享。”
陳一舟進一步用“絕對價值”與“相對價值”來說明二者的區別,“在桂林陽朔拍一張最美的風景照,所有的都明白其價值,是絕對價值;一個女生在某時某地感慨‘天好藍啊’,卻只有身邊朋友可以共鳴,是相對價值”,人人網提供更多相對價值,微博提供更多絕對價值。
上市后,陳一舟馬上確立了下一個目標,填補空白、挖掘社會化媒體與社會化網絡的中間地帶——社會化網絡的意見被數十、數百好友分享,社會化媒體的信息被整個網絡傳播,中間地帶即是一個意見或信息,在數萬人、數千人中間傳播,這樣的網絡提供“相對的絕對價值”,同時也是“長尾”所在。
實現這一點,人人要推出更多的產品與服務,其中最重要的產品是通訊產品,人人網早在2007年就推了即時通訊工具“人人桌面”,其次幫助用戶生產、發布有“相對絕對價值的內容”,比如人人小站,就是一個內容發布、管理、分享平臺,未來會推出更多這樣的產品。
陳一舟認為:社會化網絡的核心是通訊和關系,要做足功夫。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5月17日,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高級總監李玲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沃爾瑪不會介入1號店的日常管理,我們是戰略投資者。”而對于投資回報率方面的問題,李玲則顯得含糊其辭。 5月13日>>>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