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年輕女職工是否過勞死的爭議還未遠去,兩名來自不同金融機構的員工輕生的消息又引發人們的嘆息。在經濟飛速發展和生活節奏快速旋轉的今天,曾經頗受艷羨的“金領”、“白領”人士的生命也變得異常脆弱。
是什么讓曾經光鮮亮麗的人群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身心壓力而成為“高危一族”呢?中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彭令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指出:“這些行業有著較高的風險如金融業,更多的是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行業內許多企業對高額利潤和績效結果的追逐使得員工長時間處于高壓狀態,從而忽略了對員工的關愛,忽略了怎樣更加有效地加強日常管理機制以及風險控制機制等。”
對于職場員工而言,來自前程無憂的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建議:“在進入一個行業前,職場人士應很好地評估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否適應這個行業的壓力,而不能只是沖著這個行業光鮮的外表而去。當感覺到壓力時,也要很好地調節節奏,及時剎車。”
的確,如今過勞死、絕望而輕生這些極端案例不再只發生在傳統的高危行業如制造業的一線員工、交通運輸工人等。體面如金融業、咨詢業、廣告業、媒體業和高科技行業等領域的人群,無度地加班、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被嚴重透支的身體健康以及被犧牲的家庭生活時光等等,讓他們成為職場新高危人群。
1 金融業
在外人看來,金融行業高深莫測,而業內也匯聚了很多牛人。在股指上上下下時,牛人們彈指揮手間,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的資金就在市場上流進流出。
作為高薪榜首的行業,金融業也一直頗受求職者的垂涎。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2010年全國平均工資主要情況顯示,金融業以80772元再次位居榜首。一些投行機構員工、證券基金經理等年薪過百萬更是讓人眼紅。
但是高回報也意味著高風險,高風險意味著再堅固的城堡如雷曼也會在一夜間傾塌,2008年的華爾街金融風暴還歷歷在目,大量的金融人員失業,有的不堪打擊甚至自殺。
“每天不分時差地盯著行情走勢,沒有明確的下班時間,下了班也提心吊膽地生怕哪家公司、哪個地方又發生了什么丑聞和突發事件,也怕國家突然出臺什么新的宏觀調控政策引起股市波動。”一位基金經理坦承。
不久前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等機構發起的《中國金融人士健康狀況大調查》結果顯示,金融從業人員每天工作時間平均長達12小時以上,其中72.8%的從業人員表示“隨時處于高壓力的狀態,造成抑郁,無愉快感”。
而且在金融業內,工作和業績的掛鉤異常明顯;竟べY低,只能依靠傭金和提成來提高收入,這對剛起步的員工而言壓力分外大。去年到重慶一家證券公司工作的孔女士對本報記者抱怨道:“最近面臨失業的風險,因為業績不好,達不到公司要求的開戶任務。指標帶來的壓力太大了,我也不想做了。”
過度強調業績帶來的收入不穩定性、相伴隨的精神壓力和焦慮,以及市場不可控不確定性導致的投資失敗,進而引發的信譽受損等等這些都是金融業人員的真實寫照。
2 咨詢業
無論是薪資還是發展空間,咨詢行業和金融業一樣都具備著較高的吸引力。然后很多走入圍城的人們發現,城里的辛酸遠不是城外的人所能想象的。
“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對于咨詢行業的員工而言,這句話絕不只是調侃,而是他們生活的常態。為了趕緊迫的項目工期每日加班,高強度的腦力勞動,長期對著電腦,缺少鍛煉而導致身體健康亮起紅燈等等都是咨詢業員工面臨的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一位從事管理咨詢的顧問告訴本報記者:“剛剛經過2~4周的工作完成一個項目準備休息時,第二個項目又準備開始了,連續數日甚至幾周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也不敢請假休息,怕影響到自己的位子和升遷等。而且要經常出差,有時連續一兩個星期都在到處飛來飛去。”
但再年輕的生命也經不起過度地被透支。“間歇性地就會聽說哪家事務所的員工輕生或者過勞死了,也有加班時當場暈倒的同事,更多的業內人士因為沒有時間兼顧到家人而導致與愛人離婚分手等,有時在體檢后會發現幾位同事相繼離職,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上述顧問說道。
包含咨詢業務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律師事務所,這些智庫型服務公司的工作強度之大早就聲名在外。在四大工作的審計師曾告訴本報記者:“忙季的時候通宵加班,一周工作100個小時,為了增加項目收益率經常變相地讓我們免費加班。賺到的錢和我們付出的工作時間比起來性價比低得可憐,而且也根本沒有時間去花錢。”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由于安全軟件的特殊性,這種不兼容不僅普遍存在,更是國際慣例,即使有部分安全軟件可以兼容,但同一臺電腦安裝兩款及兩款以上的殺毒軟件,電腦性能會大大下降,而隨著殺毒軟件的版本升級與功能更新,這種臨時性的兼>>>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