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鳳凰衛視公告,鳳凰新媒體已向美國證交會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在紐交所上市,最多融資2億美元。
在各類新媒體紛紛公告上市之際,紙媒在資本市場上的沉默似乎并不令人驚訝。
這似乎印證了過去十年的一個趨勢:成熟資本市場一直傾向給予新聞集團和迪斯尼公司等混合媒體集團以更高的估值,而傳統紙媒則相對得不到資本的青睞。
不過,道瓊斯及華爾街日報總編輯羅伯特·湯姆森(Robert Thomson)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討論新聞該用什么媒體作載體,是特別沒意義的事。無論是用網絡還是報紙或其他,新聞如何得到組織才是內容的核心問題。”
在成為道瓊斯公司主編和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前,湯姆森曾在《金融時報》、倫敦《泰晤士報》等多家財經媒體工作,并負責過紙媒網絡化工作。
“我不認為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傳播會對傳統新聞業帶來影響。專業記者是通過發現事實和問題來得到報酬的,而個人化的信息服務更多是起到社會媒體的作用。”他說。
他解釋,社交媒體非常容易將新聞事實、流言蜚語以及觀點相互纏繞在一起。盡管社交媒體數量在激增,但希望得到更準確迅速消息的公共利益訴求也在增加,因此,專業新聞仍然有其一定的市場。
他強調:“對于道瓊斯公司和華爾街日報而言,內容本身就是商業模式。”問題在于要如何重新安排內容,讓其在不同的平臺、不同的終端進行呈現。
湯姆森強調,目前為止,各類媒體產品的訂閱仍是華爾街日報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盡管廣告和付費數據庫也很重要。
“同樣的新聞事實和故事,我們可以重復使用。”湯姆森說,一條專業的報道可以放在華爾街日報英文版、華爾街日報英文網、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也可以放在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和歐洲版的不同位置,還有旗下的德語報、俄語網站、荷蘭語網站等都可以使用。
“內容本身決定了它將得到怎樣的傳播方式,而我們所做的就是額外花費一些翻譯的費用。”他強調,“這是專業新聞媒體的基本盈利模式,也可以從中尋找到更多的機會。”
他補充,利用財經媒體的強大數據庫為用戶提供服務,是目前紙質媒體吸引資本的重要因素。“新聞媒體應當借用自己強大的數據庫資源優勢來獲得更多的盈利。比如,幫助某個客戶搜索建立起供應商的信譽排名圖表等。企業一般會看中華爾街日報的良好聲譽、其所擁有的巨大的讀者群,以及可信賴的數據庫提供的各類信息。”
華爾街日報在開發中國市場上有自己的打算。他向記者透露,“未來我們有可能在中國市場更多關注個人金融領域,開發適合中國讀者需求的內容產品,并通過合適載體與更靈活的收費機制,擴大我們在中國的新聞訂閱份額。”
推薦閱讀
4月下旬開始,開心網驟然向旗下團購業務的員工發送單方面解約通知,共有南京、寧波等12個城市的分站遭波及。該人士昨透露稱,此次卷入裁員風波的一百多名員工中,除了小部分人轉到其他大區外,9成以上已于4月29日晚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紙媒突圍資本市場:內容本身就是商業模式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