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在博鰲亞洲論壇現場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對中國互聯網產業來說,美國仍然是最理想的上市地。”
李開復離開谷歌中國總裁職位后,身份已轉變成互聯網產業投資人,為創業者的新項目提供最初期的融資和服務支持,并幫助他們尋找到風投(VC)。目前,他的“創新工場”有20多個項目在運作,規劃幾年后約兩成項目能夠上市。
“在我看來,這些項目大部分還是會選擇在美國上市。”李開復表示。
他說,任何一個市場都有其不理智性,但美國是比較成熟的,“美國有理智公平的交易平臺,對上市企業沒有嚴格的盈利要求,是高科技公司上市首選——尤其在TMT(科技、媒體、通訊)領域,盈利通常都是滯后的。”
他認為,其他亞洲市場目前都不會超過美國,盡管騰訊選擇香港上市,但此后并沒有引來大批同類企業跟隨。
盡管如此,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今中國概念股在美國的境遇,大有“不成功則成仁”的架勢。
此前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邱文友向記者表示,如今美國資本市場“看大不看小”,成熟的、融資規模大的IPO,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青睞,而多數中國TMT股票則成為股價長期低迷的“孤兒股票”。
強大的分水嶺左右著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股票市場的命運,前者如當當網、奇虎360,后者如中國高速頻道等。
對此,李開復認為,中國股票在美國上市的風險,就是美國投資者不懂你。即便是中國TMT產業,他們也不懂。
“可能因為不懂,使估值多了5倍,也可能因為不懂,使估值少了一半——這就是風險。”他說。
但李開復強調,對于那些“孤兒股票”來說,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和選擇在哪里上市、IPO是否高估并無關系。
4月15日,人人公司向美國證交會遞交了上市申請文件,計劃在紐交所出售5300萬份美股ADS(存托憑證),募集資金鎖定5億美元,超過幾個月前奇虎360和當當網的約2億美元規模。市場傳言,在人人IPO項目上,若干基金、戰略投資人已經投入1億美元。
李開復認為,這使得上市前公司估值被推到較高水平,所以很難說上市后的表現將會如何。
但他仍然表示,美國機構投資者目前對于中國概念股的熱情依舊,甚至會比以前更好:“在美國人眼里,中國的互聯網規模不斷擴大:用戶數量在成長,用戶的人均消費在成長,這兩者的效應又是可以相乘的。”
他說,很多人都在吸取當年沒有在80元左右持倉百度股票的教訓,這種心態讓他們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他們已經把注壓到了幾年以后,希望把錢投到下一個百度上,這樣的心態會帶來二級市場成長率很高的股票。”
不過他強調,這和十多年前的IT泡沫情況完全不同。現在上市的這些公司,還是有一定的品牌和市場份額,或一定的用戶群,或好的營業額等。
李開復進一步指出,對于美國資本市場來說,能講好的故事,有很大的用戶群,或者有很好的現金流,都是吸引資本的關鍵。
“優酷有‘中國概念+講故事+和美國同類產品對比’,而360很可能是因為其用戶的規模和初期的利潤不少,像京東就是真金白銀的,當然它現在還沒有上市。”他說。
而針對手上這20多個5年后潛在的IPO項目,他會考慮這樣幾個問題:是否能盡快賺錢?這個概念中國投資者懂還是外國投資者懂?下一輪合作VC可能是誰?人民幣還是美金?
“這幾個問題考慮清楚之后發現,大部分還是最終會選擇美國上市。”李開復說。
他透露,國內市場也是不錯的選擇。目前他們剛剛拿到人民幣基金——上海創投引導基金的合作機會。
“跟美國人講不清楚的東西,可以比較早賺錢的東西,都可以放在國內市場做IPO。”李開復表示。
推薦閱讀
3天后,中國SNS社交網站人人網正式遞交IPO申請,計劃5月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其IPO區間價為9-11美元,將有望以5億美元募資總額創近年中資公司IPO融資之最,總市值約39.5億美元。而其競爭對手開心網也在積極推進海外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開復:美國仍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理想上市地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