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消息,如何創新對中國互聯網來說是一個難題,似乎總是被抄襲模仿的雜音圍繞。不過創新在亞馬遜CTO Werner Vogel看來很簡單,不一定需要模式的顛覆或者是創造一個現在沒有的東西,而是從用戶體驗角度去改善產品,就會意外收獲創新。
說到創新這個詞,很多人會聯想到如何去創造一個現在沒有的東西,而亞馬遜對創新的理解是,如何能夠把現有的東西做的更好。亞馬遜最關注的三個方面是選品、低價以及便捷,他們通過技術以及小團隊策略去迅速創新。
先說技術。“很多人以為亞馬遜是一個零售商,其實亞馬遜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技術公司。”Werner Vogel說,“當初貝索斯在建立亞馬遜時并不是要建一個書店,而是想要用互聯網來實現一個其他的方式不能做到的東西。亞馬遜成立17年大概花了幾十億美元在IT方面。”
亞馬遜CTO Werner Vogel
相應的例子是:一般的實體書店可能有四萬種不同的書,但是亞馬遜的網站上有幾百萬上千萬的書,這些都是通過互聯網這種技術,去實現普通手段不能實現的東西。“所以亞馬遜從一開始就定位是技術公司。”Werner Vogel說。
有了強大的技術背景后,亞馬遜思考的,就是如何很快的去創新。為此亞馬遜建立了很多的技術小團隊,每個團隊基本上都是8-10個人,這種團隊的靈活性體現在,當有了新的想法馬上就能夠行動起來,而且溝通簡單,不需要開很多會議才能把事情說清楚。
這些技術小團隊圍繞的是亞馬遜提供的各種服務,比如購物、推薦系統、甚至評論服務。“亞馬遜要成為世界上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我們很多的創新其實都是在為客戶更好的體驗去創新。”
另外還有一種創新方式,則來自于亞馬遜扁平管理系統自下而上的創新。比如在亞馬遜的運營中心,每個分揀、上貨的工作人員,都可以通過其實際工作中的體會,去提出一些改進的要求。而這些會通過一些鼓勵和榮譽來持續推進。 組織小團隊進行創新的設計,實際上也是亞馬遜的一種創新。Werner Vogel表示,曾經讓他們覺得困難很大的時期是,整個技術團隊的工程師70%時間是在存儲這種基礎設施方面,只有30%時間去創新,如何讓大家能夠動作更快的去創新?
于是亞馬遜把工程師重新組織,成立了一些共同的團隊將基礎設施方面集中起來,服務于全公司,這樣就釋放了工程師很多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可以專注的去做一些創新,比如網上提供的服務、以及云計算等等,都是這樣產生的。
那么亞馬遜如何衡量創新的工作?Werner Vogel說完全體現在對用戶體現做出的貢獻,比如說用戶是不是能夠通過這項創新能夠在亞馬遜快速找到想要的東西。
Werner Vogel坦言,其實有些創新會和現有的業務矛盾。比如當初亞馬遜開發第三方平臺讓其他商家入駐時,有些已有的供應商非常憤怒,他們認為亞馬遜開發平臺后,他們將面臨著和更多人競爭。
“但是這項業務我們認為是對的,因為給我們的客戶帶來了更多的選品,提供了更好的體驗。所以總是我們衡量創新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客戶體驗。”Werner Vogel說。
推薦閱讀
網易“歇業”背后確有隱情。其真正原因是,網易機票的服務后臺提供方——上海市軍利航空有限公司因資金鏈斷裂導致破產,主要航空公司相繼取消了對軍利的銷售代理授權。這直接影響了網易機票在線銷售業務的展開。 【I>>>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馬遜CTO談如何創新:一切圍繞用戶體驗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