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記者/林濤 IT商業新聞網 記者/馬小原(發自上海)
過去8個月,唐駿一直很低調。去年盛夏,那場炒得沸沸揚揚的“學歷門”事件中,唐駿一度幾乎成為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和封面人物。但自那以后,他就刻意保持沉默,等待著事件被淡忘。
“學歷門”就像一道刺眼的分界線,讓唐駿從巔峰猛然跌到低谷,猝不及防。“學歷門”之前,他是個人奮斗的成功典型,周身閃耀著明星般的炫目光芒,擁有成千上萬“粉絲”;“學歷門”過后,他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被看成《皇帝的新裝》里的“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了評論的焦點。
《IT時代周刊》封面文章:唐駿自省:首度還原海外求學真相
作為公眾人物,人們眼里的唐駿已不再是普通個體,他就像個符號,承載著國人太多太重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訴求。當無數期待改變命運的熱血青年需要榜樣時,他就成為那道希望之光;而一旦發現這個“標桿人物”也有瑕疵,人們便無比失望,來自四面八方的指責不但讓他所有光芒消失殆盡,更淹沒了他實實在在的成就和優點。
風波已經過去,理性地還原一個真實的唐駿和“學歷門”事件來龍去脈對社會和讀者非常重要。
古人云:“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再偉大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你可能偷摘過鄰居的果子;也可能為了逃票而爬過火車……當有一天你長大了,你敢于真正面對自己,反省自己,使之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對社會有杰出貢獻的人,那么你依然是一個偉大的人,會受到全社會的尊敬 ——華盛頓如此、丘吉爾如此、孫中山如此,比爾·蓋茨如此,唐駿也是如此。
近日在上海,唐駿向《IT時代周刊》獨家披露了自己求學的完整故事,并深刻反省年輕時諸多幼稚以及虛榮心給自己帶來的災難。唐駿坦言,這是自去年7月份“學歷門”事件后,第一次毫不隱諱把心靈深處的東西談出來。他沒有回避什么,在談話中,他非常誠懇地檢討自己靈魂深處的那個魔鬼,真誠、坦率、感人!
3月14日,初春的上海被一層薄霧籠罩,顯得格外清冷。
上海浦東環球金融中心14層,新華都集團辦公室,唐駿在“學歷門”事件的8個月后首度向媒體敞開心扉。眼前的唐駿看上去有些憔悴,去年那場風波給他帶來的陰影并未完全散去。言談中,49歲的唐駿依然顯得活力十足,思路清晰,但語氣比過去謹慎多了,措辭也十分小心,從明顯放慢的語速中可以看出,每回答一個問題,他似乎都在考慮自己的話是否全面,是否還有所遺漏。
第一章 一本暢銷書引發的麻煩
2010年7月1日,有著“打假斗士”稱號的科普作家方舟子一連發出21條微博,矛頭直指有著“打工皇帝”之稱的新華都集團總裁唐駿,稱其在自傳《我的成功可以復制》中透露的個人學位、求學及工作經歷多處造假。唐駿由此被卷入“學歷門”漩渦。
書中授人以柄的是第70頁的一句話:“憑借語音識別方面的應用性研究成果,我最后還是拿到了加州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唐駿回憶說,當年自己離開寒窗苦讀5年的日本名古屋大學后,確實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逗留過數月,但讓他感慨萬千的是,這段無法從記憶中磨滅的游學經歷與“博士”無關,“我如果想把自己包裝成加州理工的博士,也不會輕描淡寫的就這么簡單的兩句”。
《IT時代周刊》總編輯曹健: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唐駿?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面對由來已久的批評,谷歌終于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不過此時它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低質量的“內容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1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