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此前并不擅長的搜索、電子商務、游戲等領域,都可以通過與微博的嫁接,演變出新的商業模式。”新浪CEO曹國偉近日宣布了新浪微博的擴張計劃,編制至少擴大一倍,并大幅增加營銷支出。
微博無疑是2010年最“耀眼”的明星,作為領先者的新浪也嘗到了“甜頭”,不僅帶來了不錯的口碑,股價也翻了一番。已經淪為“二線巨頭”的新浪希望借此“翻身”,因此,為微博尋找合適盈利模式已被提上日程。
這就不難理解新浪微博為何動作頻繁:開放平臺戰略、與MSN合作、入股麥考林、推出微博IM工具等。
“微博要盈利、微博上的功能越來越復雜、可看內容越來越少,這樣會不會稀釋它新型媒介的價值?”原Donews總編輯,著名獨立IT評論人洪波認為,新浪寄予微博的希望太大,可能不是微博一個產品所能承載的。
新浪的電商野心
3月2日,麥考林宣布,新浪及中國動向的子公司將向麥考林兩大股東—紅杉資本旗下的Maxpro Holdings Limited和 Ever Keen Holdings Limited協議購買1.175億普通股,其中新浪將購買7698.7萬普通股,約占麥考林全部發行股的19%。
麥考林董事兼CEO顧備春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新浪是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還有新發展的互動社區微博,擁有大量廣告和用戶資源,對任何一家電子商務企業都極具吸引力。
新浪確實有殺入電子商務的野心。今年1月底,新浪低調推出支付工具“新付通”。而在注冊新浪微博,填寫個人信息表格時有“收貨地址”一項,“微博+電商”讓人“浮想聯翩”。 曹國偉表示,今后十年內電子商務將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增長動力,是新浪巨大的機會。
“最近六個季度,電子商務尤其是B2C市場發展很快,也間接增加了新浪的廣告收入。但考慮到巨大的用戶和流量基礎,新浪希望探索直接參與電子商務的途徑。” 曹國偉說。
“麥考林只是我們在該市場的第一步,借此可獲得B2C經驗,將來我們在電子商務領域還有更多行動。”曹國偉認為,從麥考林開始是合適的,“該公司正在從郵件目錄模式向電子商務轉變,已經有了品牌和規模基礎,新浪的龐大用戶基礎與營銷能力將幫助麥考林完全轉型成電子商務公司。”
資深互聯網專家于明認為,新浪進軍電商,能把自身用戶的價值最大化,“百度有啊”的失敗已證明低黏性用戶難以轉化為電子商務用戶,但微博的黏性更高,口碑傳播效果更好,跟電子商務結合有很大想象空間。
i美股創始人方三文稱,本輪投資可隱約探出新浪試圖借麥考林引入微博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對于大多數微型商家來說,網店門檻太高,電子商務只需要一個有地理定位和微支付功能的客服賬號。這也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電子商務圖景。而微博是最容易具備這些功能的產品。”
麥考林則能通過與新浪的合作,“可以嘗試微博這個新的入口,”從而避免像別的電商那樣,以犧牲利潤為代價,從百度以及淘寶商城購買入口。
但洪波認為,新浪即使進軍B2C,也沒有理由去選擇麥考林這樣以線下店為主的呼叫中心、郵件目錄模式的電子商務公司。
“入股麥考林主要還是新浪和紅衫資本在資本層面的操作。”一投資界人士認為,紅杉資本一貫風格是“在投資公司上市后逐步退出”,而此前訴訟纏身的麥考林已跌破發行價,新浪與中國動向接手,可讓紅杉資本套現1億美元(收回當初投資麥考林的8000萬美元,并凈賺2000萬美元),并且不會對麥考林股價造成重大沖擊。
微博IM劍指騰訊
新浪微博平臺的野心不止電子商務,可能還有IM(即時通訊)。
去年3Q大戰期間,在新浪微博上有評論認為,2010年騰訊與360之戰只是個預演,2011年騰訊將與新浪進行大戰。周鴻祎也對此笑稱:“也許馬化騰現在明白過來了,顛覆騰訊的原來是新浪微博。”
也是在3Q大戰期間,新浪與MSN進行了“戰略合作”,合作涵蓋微博、博客、即時通訊、資訊內容和無線等產品。另外,新浪還有一款IM即時通訊軟件“UC”,但運營效果一直欠佳。
3月7日,新浪微博推出即時通訊工具微博AIR,支持Windows、Mac、Linux等操作系統。作為桌面客戶端最大的亮點,就是其同普通即時聊天軟件一樣的功能及界面設計。
“微博聊天功能只是私信功能的擴展,如李開復沒有關注你,就沒辦法跟他聊天,是不對等的。”洪波認為,微博聊天工具跟IM沒多大關系。
易觀國際認為,新浪微博IM功能的市場前景主要取決于溝通流暢與否的用戶體驗上。雖然難以撼動騰訊QQ在國內IM領域占比達七成的統治地位,但是憑借1億微博用戶的基礎會對QQ的市場份額造成相當的沖擊。
“押寶”微博
曹國偉近來接受媒體采訪幾乎只談微博。“進入2011年,我們計劃將微博作為新浪新媒體成長戰略的核心,加大投資以求進一步提升在社交媒體領域的領先地位,使新浪成為更深的根植于社交網絡和移動互聯網的最佳網絡平臺。”他說。
3月2日,新浪公布了微博發展至今的第一份完整成績單:用戶超1億,活躍用戶比例和Twitter相當,平均在線時長遠超Twitter。
當然,新浪是上市公司,人們更關心微博將如何盈利?
曹國偉說,今年新浪微博的工作重點是擴大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微博部門600人的規模今年會翻番,在二、三線城市加大微博的推廣力度。
“先增加用戶數量、鞏固領先地位,從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來看,一開始就考慮如何盈利往往不能成功,真正的盈利都是在形成用戶規模的基礎上產生的。”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新浪不去為微博盈利做準備,”曹國偉說,“我們仍在開發各種盈利途徑,包括廣告系統、實時搜索等,這些將來會成為重要的盈利手段,我們還在打造游戲平臺等,與微博平臺連接,盈利前景很大。短期內我們還可以在門戶網站和微博平臺之間進行交叉銷售。”
他透露,新浪微博將在第二季度推出新版本,到時候會進行更多盈利模式上的試驗。
瑞信研究報告也稱,已經有6家廣告機構和廣告主表達了與新浪合作的強烈興趣,希望植入軟廣告,并通過微博與大眾溝通。新浪正在銷售一套捆綁了微博產品的營銷推廣方案。
“在嘗試盈利的同時,我們會避免影響用戶體驗,不會將廣告直接放到每個用戶的頁面上,不會擾亂用戶的行為模式和體驗。”曹國偉回答分析師問題時如是說。
也許新浪傾力打造微博,未必是想直接借助微博盈利,而是借微博開放平臺實現戰略轉型,從Web1.0的新聞門戶轉為為Web2.0的擁有龐大高黏性用戶群的強大的開放用戶平臺。
到那時候盈利還會成為問題么?但這個過程中曹國偉和新浪將會壓力很大。Facebook就像一條大河,在西方只要做這條河里的大魚就行了。中國的大河是騰訊,但騰訊只想養自己的魚。新浪,會成為下一條大河嗎?
推薦閱讀
近些年,針對網購中的消費保障問題,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規模達到5200億元。而政府一直在強調的擴大內需,拉動國內消費,也使這個新型產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 又是一年315。 3月8日,淘寶網與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浪微博野心不止電子商務還有IM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