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的風向標吹得有點亂,一會兒《社交網絡》壓倒《國王的演講》,一會兒《國王的演講》壓倒《社交網絡》。很多觀眾眼里,《社交網絡》以網絡題材之姿進入奧斯卡的意義,遠超過數樽“小金人”。日前,奧斯卡揭曉之前,晨報記者專程采訪開心網、百度說吧、新浪微博等國內數家SNS(社會性網絡服務)網站的IT精英,聊聊《社交網絡》這部電影,聊聊他們的業界翹楚馬克·扎克伯格,也聊聊中國“IT宅男”的真實生活。
談電影:夸張,但也很親切
作為一部講述同行奮斗歷程的片子,《社交網絡》贏得了國內SNS網站從業者的捧場。其中,國內各大網站老總的榜樣力量,對該片的流傳功勞不小。
《社交網絡》: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百度人點評:有藝術夸張,卻也能理解
一次偶然機會,百度總裁李彥宏聊到自己難掩好奇專程去看了《社交網絡》,“還是在美國看了《社交網絡》,感覺現實生活中的Mark(馬克)比電影里要更成熟、更理性,更陽光。”老板看上的片子,百度網站不少員工也都通過各種渠道欣賞了遍《社交網絡》。最近,百度自辦的SNS頻道“百度說吧”正在測試中。“百度說吧”負責人、百度社會化事業部總經理阮鵬告別記者,自己就看過《社交網絡》改編自的原著《Facebook:關于性、金錢、天才和背叛》,對比電影,覺得導演進行了相當藝術的創作,對網站的創始也進行了一些比較夸張的處理,“大衛·芬奇是個大師級導演,他拍的片子,藝術性肯定很強。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一組鏡頭,馬克伯格坐在會議室桌子前,發現周邊似乎找不到一個朋友了。所謂自古英雄皆寂寞,這種意境有很強的感染力。當然,在我們看來,真實的網站創立、IT人的生活并不是這樣的;這可以理解,畢竟是藝術創作,肯定要有夸張、戲劇化的成分。描寫任何一個行業的片子都是這樣吧,行內人覺得夸張,行外人信以為真。”
新浪人點評:因為它,對奧斯卡有興趣了
新浪網總編輯陳彤也找來了《社交網絡》看,恰巧又與扎克伯格本人有過交流,自然關心片中扎克伯格的形象,“大多數時候略顯拘謹的扎克哥們兒還真會說幾句中文,跟《社交網絡》電影里面不太一樣,當然也不應該一樣。”記者了解到,《社交網絡》在新浪微博員工中也頗為流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浪微博員工表示,有段時間,大家下班湊一塊聊的就是這部片子,也因為《社交網絡》,對此前漠不關心的奧斯卡頒獎禮都有了興趣,“對奧斯卡,我們當然知道,但真的沒怎么了解過,不過這次當然支持《社交網絡》拿奧斯卡大獎了。大家都覺得這片子還挺好看的,雖然不打打鬧鬧,但感覺很親切。”該員工還表示,《社交網絡》總體是部不錯的片子,雖然對行業描述有夸張的成分,但起碼能讓行外人對這個行業產生興趣,“就算對我們,扎克伯格是個傳奇,看了電影也對他知道多一些了,總體感覺就是‘這是個比較奇怪的人、天才的人’。”
開心人點評:太戲劇化,不過值得佩服
開心網資深產品總監,開心網六位創始人之一洪林表示并沒看過《社交網絡》,但也是久聞其名,聽得多了,幾乎相當于用耳朵“看”了好幾遍電影。他告訴記者,盡管沒有看過《社交網絡》這部電影,但聽同事們聊過,作為同行,大家的反響是——太戲劇化了,“我們公司和facebook投資人有過接觸,據我們的了解,facebook的創業過程根本沒那么跌宕起伏,電影的藝術化處理放大了戲劇沖突。就好比運動員光鮮的背后,是枯燥的訓練,間雜著偶爾的受傷和失敗”。說起一些片子細節,洪林居然也能說出一二,還深有體會。也許是因為經歷相似,也許是出于理念相仿,洪林表示自己很佩服馬克·扎克伯格,“他這么富有,但他依然租房住,對于生活的要求并不高,而是一心做網站,拒絕了大公司收購facebook,這很了不起。”
談扎克伯格:靦腆,但善于交際
去年年底,馬克·扎克伯格來中國旅游,給了中國IT人“一睹真人”的機會。對比電影中的傳奇神秘人物,他們幾乎都認為,現實生活中的扎克伯格貌不驚人,有點靦腆、態度友善,但完全不像電影中描寫的那樣“不善交流”,“頗有心計”倒像是真的。
百度人印象:靦腆的美國男孩
扎克伯格的中國行,造訪了百度、新浪等網站。“百度說吧”負責人阮鵬與扎克伯格緣吝一面。他表示,自己曾研究過扎克伯格的資料,“其實他對社會心理學很有研究,他不僅很懂得人的心理,還很懂得將其進行社會應用,電影里關于他不善溝通的描述,應該是虛構的。事實上,能做好SNS網站的人,不管他是做技術還是其他,情商不夠是很難成功的。”百度員工王子明看到的扎克伯格,一襲咖啡色的連帽衫,松垮的牛仔褲,外加一雙阿迪達斯鞋,“他看起來和一個普通的美國男孩沒什么兩樣。如果不認識他,他從你身邊走過,你肯定會忽略這樣一個人。”王子明試著用英語和他打了個招呼,“你好,我是你的粉絲。”沒想到扎克伯格的臉一下子就紅了,輕聲回應:“嗨。”
新浪人印象:有點小“心計”
據悉,扎克伯格造訪新浪那天,擔心路上堵車遲到,就提前了一個小時出發。九點到達后,他又擔心太早出現沒有禮貌,就和女友一起在樓下等。同時,他還和眾多中國網站高管會談。如此謙遜、有禮,顯然和《社交網絡》中那個“有點不通人情,不會和女孩聊天,智商超高但情商可憐”的怪人大相徑庭。新浪微博的一名員工也表示,他們知道現實生活中的扎克伯格很善于交際,“網絡高管都挺會交際的,就算他以前是純做數據的,到了那個位置,他也會越來越懂人情世故,這是會變化的;所以,如果說扎克伯格以前確實不懂交際,那他現在肯定變得非常懂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供職谷歌期間,布切海特創造并領導開發了谷歌免費網絡郵件系統Gmail,還是谷歌第二大營收來源AdSense廣告項目的發起人之一。 導語:Gmail之父保羅布切海特(Paul Buchheit)是谷歌第23名員工。加盟谷歌后不久,他便提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T精英點評《社交網絡》:夸張但也很親切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