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歌于2004年IPO(首次公開募股)前,公司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曾承諾一項大膽的慈善計劃,這讓非營利機構興奮不已。
佩奇當時表示,將抽出一部分員工,把谷歌1%的利潤用來發展旗下慈善機構Google.org。佩奇說:“Google.org將利用創新和大量的資源來解決世界上的重大問題,該機構將來的影響將使谷歌黯然失色。”
谷歌的初衷是通過Google.org來解決一系列重大問題,如氣候變化、貧窮和流行病等,但由于谷歌將其作為自己的一項業務來經營,使得Google.org在多方面受到了限制。
最初,谷歌任命拉里·布萊恩特(Larry Brilliant)掌管Google.org。布萊恩特是公共健康領域的專家,硅谷企業家,但并沒有管理大型慈善機構的經驗。后來,布萊恩特又聘請了開發、能源和公共健康等領域的一系列專家。
布萊恩特說:“Google.org可以從事眾多領域的慈善業務。”但近5年的時間過去了,如今看來,谷歌的這項承諾有些夸大其詞。Google.org目前幾乎只有一項業務:推廣谷歌當前的產品。
盡管谷歌每年在慈善市場投資數千萬美元,兌現了1%的投資承諾,但Google.org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承諾:致力于非營利機構或資助新創業公司。相反,谷歌利用Google.org來推廣自己的業務,如利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來跟蹤環境變化,通過監控搜索來檢測流感爆發等。
Google.org最初一批高官也已經離職,布萊恩特于2009年初辭職,后由梅根·史密斯(Megan Smith)接任。
谷歌對此表示道,只是調整了慈善方式,而不是最初的雄心。史密斯承認,Google.org目前尚未證明自己,但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積極影響,如公共健康和環境。而斯坦福大學教授約書亞·科恩(Joshua Cohen)則認為,Google.org已經背離了最初的宗旨。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日前,中國互聯網行業協會發布了《互聯網終端軟件服務行業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范》),此《規范》對互聯網終端軟件服務企業保護用戶知情權、禁止強制捆綁、禁止軟件排斥、禁止惡意攔截等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規>>>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