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鏈接:大華建設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建筑行業。去年8月,在上海盛大前總裁唐駿的主導下,網游公司上海聯游以“反向收購”的方式借大華建設之“殼”,實現上市。但早在去年7月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曾發出通知書稱,大華建設普通股的最低買價已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每股1美元,若在180天內,或直至2010年12月28日,該公司股票交易價格不能連續10個交易日高于1美元,就會面臨退市危險。上海聯游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后,在消息公布首日,股價大漲曾無限逼近1美元,但始終未能達到1美元,之后股價下瀉,大華建設也因此一直未擺脫退市陰影。
新年伊始,很多企業會許下各種美好的宏愿來鼓舞士氣,但也有人則因為過去一年的不佳表現,以及仍充滿變數的前景而失去這樣的心情。中國網游業的不少企業目前就是這樣。
近日,國內游戲公司上海聯游“借殼”上市的“殼”——大華建設,遭遇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退市的說法在網游業界傳得沸沸揚揚。雖然目前關于該事件的真實情況還沒有一個公開準確的呈現,但其背后所顯露出來的中國網游業的“暗礁”卻已凸顯。據悉,自去年8月上海聯游“借殼”大華建設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其股價長期低迷,隨時可能觸及1美元底線,多次遭到納斯達克警告。
事實上,在退市傳言前,上海聯游的裁員風波和高層內斗就已經讓業界人士隱約感覺到了其發展的危機。而更令眾人感到不安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和聯游一樣面臨動蕩危機的國內網游公司還不在少數,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國內一線網游企業……與當當網、優酷網等其他中國互聯網公司近期熱鬧上市的風光無限相比,已經經歷過好幾撥上市熱潮的中國網游業,卻迎來了上市后的發展困境,這令不少業界人士感到困惑:中國網游業究竟怎么了?
動蕩中,困局隱現
據了解,去年末,國內多家規模不一的網游公司都出現了裁員現象,一些網游企業的產品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營危機和停運。
去年12月1日,上海久游網北京分公司接到通知,暫停開發一款采用高端引擎的網游項目,該項目停止后,相關研發人員一律“待崗”,涉及人員將近100人。事實上,在此之前的去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久游網就曾經兩次對市場和研發部門進行裁員,規模達到了公司總人數的1/3。同年12月7日,九城宣布將于2011年第二季度停止運營《FIFA Online 2》。此前,九城于11月21日停運了代理的網游《卓越之劍》,于10月21日停運了自主研發的網游《快樂西游》。此外,危機幾乎席卷了國內網游界的各個角落,盛大、完美時空等網游公司也都相繼傳出裁員的消息。曾經創造一夜暴富神話的網游業,如今卻蒙上了“行業不景氣”的陰霾。
“網游企業如果不能轉型,就將面臨倒閉。”某網游公司負責人認為,中國網游業正在經歷的這場危機與網游企業本身的特點有關。“網游企業從銀行貸款的難度更高,所以網游企業在資金量和資金鏈方面經受的考驗更為嚴峻。一旦資金出現短缺,壓力就會愈發明顯。”
艾瑞咨詢發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經濟市場監測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一觀點。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經營收入規模達到416.8億元,同比增長59.9%,上升勢頭穩健。但這其中,網絡游戲的營收規模僅名列第三,而且市場份額從2010年一季度的23.9%持續下滑至三季度的20.2%,并有繼續下滑的趨勢。與此同時,多家國內知名的網游公司營收環比以及同時在線人數等主要業績數據均出現下滑。
“如今,網游制作和運營的成本都越來越高,網游的營銷也越來越難。現在很難像以前那樣,在短時間內砸一些錢,砸一些廣告,就能把產品迅速推出來,并且及時把錢賺回來。”該負責人表示,“資金難以回籠的現狀,對網游企業的下一步運轉產生了影響。”
浮躁中,產品后繼乏力
國內網游市場的日漸飽和,一方面增加了企業資金迅速回籠的難度,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很多企業的心態,急于求成的浮躁風氣使得中國網游企業近年來少有大作誕生。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年,國內上線測試的游戲產品高達300款,其中還不包括未上線測試就夭折了的產品。然而,據業內人士透露,去年的新品游戲中,除去2代產品后僅有6款游戲新品的在線人數達到了5萬人以上。對此,有研究機構分析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網游業開發和運營的成本上升,利潤下降致使網游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內容日趨同質化。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應對中國游戲市場的日漸飽和,越來越多的網游企業試圖通過轉戰海外來緩解增長乏力的煩惱。
然而,更根本的原因卻是中國網游行業的浮躁。“我跟不少游戲制作人交流過,其中不乏基礎很好的產品的制作人。但他們大都沒能耐得住寂寞,都在游戲火候未充分成熟時就著急推向市場。一開始表現可能還不錯,但幾個月后都會迅速衰落。”某網游分析師如此評價時下中國的網游行業,他認為,由這種急功近利心理催生的網游業也只會愈發畸形,某些網絡游戲互相模仿、抄襲,導致市面上游戲題材單一、高度重復的亂象。
事實上,很多行業遇到的缺乏資金關注的問題,在網游業卻不算嚴重。據了解,近3年中涌入網游市場的熱錢越來越多,大量資本苦于找不到優秀項目。“一款游戲的生命周期大概只有3年,所以對游戲運營商而言,新游戲的研發是否成功非常關鍵。”該分析師認為,投資者心態浮躁,就將直接導致研發團隊心態浮躁,結果造成產品缺乏內容與細節,后繼乏力。
成長中,還需規范發展
作為網絡游戲的終端用戶,玩家對目前國內網游行業也有自己的看法。
“現在的網游越來越沒意思了。”有著近10年“游齡”的北京玩家小吳說出了自己作為一個骨灰級玩家的感覺,“現在只要打開網頁,經常就會蹦出某些香艷刺激的游戲廣告,近乎誘騙地吸引你進入某款游戲。但當你真正開始玩的時候就會發現,又是抄襲某某大型網游、要花錢升級買道具、游戲設置陳舊乏味的產品。”
而某網游公司策劃小張則抱怨,現在的網游用戶玩過的游戲比游戲公司策劃過的還多。他們的選擇面越來越廣,要求也越來越高,實在難以滿足,并導致了新用戶只是緩慢增加,老用戶卻更加謹慎的局面。
此外,當某些網絡游戲玩家花費巨大,但卻遭遇盜號等問題的困擾時,虛擬財產的保護與賠償該如何界定,也是用戶與網游公司之間經常發生矛盾的地方。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文化部去年出臺的《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確立了網游“實名注冊”的原則,對于這一問題的化解或許會有幫助。“實名制對于保護玩家利益,尤其是對玩家所擁有的虛擬財產的保護,將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玩家在多款游戲間的周旋。”
總的來看,游戲上線進入市場,是檢驗網游公司實力的唯一標準。但目前的現實是,很多游戲公司,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的中小游戲企業,沒有一款真正具有競爭力的游戲產品,無法客觀證明其企業實力。因此,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網游行業正在經歷虛火過旺后的泡沫破滅。“網游業泡沫不大,但肯定有。最起碼,依靠上市實現‘一夜暴富’的時代已經結束。”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我們將當當股票初始評級定為“中性”,因為它的股價已經基本反映了公允價值。我們以概率為基礎為當當制定的目標股價為30.4美元,對應2011年攤薄每股收益預期的市盈率為246倍,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為2.5倍,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網游必須應對的成長煩惱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