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之際,回顧往昔,總有一些故事叫人難忘,總有一些人物注定讓我們銘記。這些故事,如珍珠般串起2010年的點點滴滴,構建著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歷程;故事中的主人公,像一個個旗手,令中國IT產業在艱難的變革和創新中加速前行。
他們當中,有的以“鐵腕”施政,讓產業變革政策的實施駛入快車道;有的憑借其破釜沉舟的魄力,為民族品牌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還有的以斗士般的勇氣,鏟除附在中國信息產業身上的惡瘤,讓中國IT產業的生態環境更加和諧、健康……
站在新年的起點,讓我們一起記住他們的貢獻,并期待更多像他們一樣的勇士出現。
以下為《IT時代周刊》撰寫的《2010,他們為IT產業作出了杰出貢獻》一文中對周鴻祎的評價。
顛覆行業潛規則的“攪局者”
人物小檔案:出生于1970年,1995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1998年10月,周鴻袆創建3721公司,2004年3月出任雅虎中國區總裁。2006年3月,創建奇虎公司并出任董事長。
人物故事:周鴻祎曾經被譏為“流氓軟件”之父,為了洗刷這個“罪名”,他激進地采取了“矯枉過正”的策略。在很多人眼里,周鴻祎被視為“含著炮彈出生,吃著槍子兒長大”的攪局者,他總是想顛覆一些別人認為無法改變或者不想改變的東西。因此,只要有周鴻祎在,就不乏紛爭。
2010年的周鴻祎并沒有高舉“免費殺毒”大旗,但他在去年內的所有故事,無不與此息息相關。
2010年2月9日,周鴻祎揭露中國殺毒軟件行業制造“造毒再殺毒”的騙局,并就瑞星散布攻擊代碼、誘發大批黑客攻擊網民的行為向公安機關報案。5月,周鴻祎在其新浪微博中連發46條信息,揭露金山公司在“微點案”中做偽證。
半年后,周鴻祎又向騰訊發起2010年度最著名的3Q大戰,直斥騰訊通過肆無忌憚地窺視用戶個人隱私,維護自己壟斷地位,打壓中小競爭對手,最終迫使中國最封閉的互聯網公司走上開放的道路。
在周鴻祎看來,利益驅動導致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犯罪。而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犯罪形式也在變化,很多軟件的灰色行為讓電腦變得越來越慢,他希望站出來告訴用戶這一切。
破除行業潛規則,他無所畏懼地向殺毒軟件行業展示了顛覆性力量,斷了一些人的財路,自然也不可避免地樹敵無數。但倔強的他還是要繼續做認為對的事。
點評:周鴻祎依然頗受爭議。他的近乎“自殺”式的免費策略,徹底打破了殺毒市場的平衡,改變了該行業的傳統思維,讓殺毒軟件成為了“人人可用,隨時能用”的日常電腦工具;他發起的3Q大戰,雖被視為“不規范”競爭,卻也由此讓行業潛規則大白于天下。如今的周鴻祎依然挺立在戰火的硝煙之中,為挑戰行業潛規則而戰,也許正因如此,這一次,在他身后的是,更多的掌聲和4000萬的裝機用戶。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由于火車票一票難求,三年沒回家過年的民工老李,今年早早拿到了火車票!叭缃裎覀児び验g都流行用手機上趕集網買票,下載一個客戶端,直接查詢車票轉讓信息,用起來非常方便,而且比到車站售票口排隊靠譜多了!崩>>>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