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計劃于2011年年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有望成為首家在中國境內上市的新聞網站運營商。根據媒體的報道,人民網將以每股15至20元的價格發行4000萬股A股,最多融資8億元。
從去年起,“官網”就密集謀劃排隊上市,準備上市的還包括新華網、央視網等中央網站,千龍網、東方網、北方網等地方網站。官方網站上市的背景是,相關部門下發通知,對十家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試點進行部署。
新媒體前景廣闊早已是共識,傳統官方媒體大力拓展新媒體路徑,期待駕馭新媒體轉型,擴大受眾面,增加盈利點。在官方看來,上市是官方網站完成市場化改制的捷徑和妙方,不但能剝離其事業編制,減少財政負擔,厘清產權關系,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還能融資,享受溢價。
政府資源是官網的絕對優勢,依附于傳統主流媒體,官網具有新聞采訪權和新聞發布權,這是商業類網站所不具備的優質資源。
2009年人民網實現凈利潤人民幣2200萬元,根據承銷商中信證券預測,人民網2010年的凈利潤將達到7000萬元人民幣,今年則會進一步增至1億元人民幣。
不過就互聯網企業而言,業內更看中的是流量增量,而非一時的盈利,美國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Alexa 1月5日的數據顯示,人民網的流量僅位列中國第47位。點擊率最高的新華網,全球排名也不過在200名開外。
這也說明天然優勢不等同于競爭優勢,官網無法割斷母體臍帶的牽絆,上傳下達的輿論工具屬性或將成為官網市場化發展的最大障礙。官媒一直在嘗試利用新媒體增加盈利點,但效果并不明顯,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人民日報》電子版一度嘗試閱讀收費,但由于應者寥寥,最終不了了之。
不久之前,一位就職于人民網搜索引擎的前著名運動員稱“人民日報62年沒有假新聞”引起輿論嘩然,這位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廳局級干部談到與百度的競爭時說:“我們本身代表的是國家,你不用打敗我們,你應該多幫助我們,多給我們出主意。我們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履行國家職責。”
一邊想沖破體制天然障礙,享受市場化的估值和溢價,一邊卻仍坐擁濃厚的官本位意識,以國家的名義要求競爭對手給予“幫助”,這種違反經濟學常識的言論,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當下“官網”市場化的復雜心態和尷尬局面,夾雜在市場與體制之中,難以對自身的定位和發展有明晰的判斷,即使上市建立了所謂的現代企業制度,很可能是有“形”無“神”。
中國股市去年跌幅全球第三,但IPO總量卻高居世界第一,在強大的政府背景和資源支持下,可以預見,“官網”上市將形成一股潮流,它們的上市將直接改變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資源配置格局,一批“財大氣粗”的官方網站隱約可見。
但資本市場相對透明公開的監管環境也將考驗這些公司市場化的決心。說到底,在這個市場,投資者說了算。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一邊想沖破體制天然障礙,享受市場化的估值和溢價,一邊卻仍坐擁濃厚的官本位意識,以國家的名義要求競爭對手給予“幫助”,這種違反經濟學常識的言論,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當下“官網”市場化的復雜心態和尷尬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官網”的價值誰說了算?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