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開始,通脹對外貿企業造成的壓力日趨顯現,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匯率的波動,均給我國的外貿企業尤其是實力較弱的外貿小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而如何應對通脹壓力,也成為眼下外貿企業最為關注的話題。
11月24日,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全球十大網商巡回論壇》上,到場嘉賓就針對“如何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抵御通脹壓力”這一論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福建小企業遭遇通脹正面“狙擊”
據悉,本次論壇的到會嘉賓為2010年度全球十大網商中的三位外貿網商——林阿里、沈興鐘、何榮生,他們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現身說法,與福建小企業共同探討如何利用電子商務降低成本,應對通脹及匯率波動等帶來的沖擊。
作為外貿大省,福建聚集了12000多家出口企業,其中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而據廈門市外經貿局重點聯系的80家出口企業(占全市出口35.6%)的財務數據匯總,今年廈門市企業實現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9%,但出口毛利潤率僅為9.2%,盈利水平低于去年3.1個百分點,甚至有部分行業(如農產品)處于虧損邊緣。
此等局面下,如何進一步壓縮成本,提高利潤,抵御通脹壓力,從某種角度上說已關乎外貿小企業的生死存亡。
“目前外貿小企業面臨的最大壓力就是通脹帶來的成本壓力,而電子商務平臺能夠讓小企業直接跳過中間商,擴大利潤空間,同時降低參展、招待等外貿成本,并使企業遠離資金積壓帶來的風險,從而幫助外貿小企業抵御通脹壓力。” 阿里巴巴閩汕大區總經理陳盛說。
“洋網商”現身說法 教小企業如何應對通脹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席論壇的三位網商中,艾利康建材有限公司的林阿里正是福建本地的外貿企業主。這位巴基斯坦籍的“中國商人”在福建早已小有名氣,作為一個“80后”的年輕商人,林阿里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將自己的“瓷磚”賣到了五大洲,更在2008年成功的抵御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實現銷量進一步增長,全年的銷售額超過了1000多萬。
談到應對通脹帶來的成本壓力,林阿里這樣告訴記者:
“雖然目前我們這個行業的利潤空間也在逐步縮減,但相對于傳統外貿方式,利用電子商務做外貿,的確能為我們這樣的小企業節約很多成本。一方面,我們不用去參展找客戶,客戶通過網絡平臺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產品,甚至節省了招待客戶來驗廠的費用。
另一方面,雖然通脹壓力很大,但是海外市場的需求也在增長,我們可以依靠阿里巴巴平臺找到大量的海外買家,從中篩選出高質量的買家合作,這樣就能確保我們獲取足夠的利潤。”
阿里巴巴布局“Work at alibaba”外貿平臺
據主辦方阿里巴巴公司統計,本次論壇共吸引了近3000多名本地外貿小企業主。面對新的外貿形勢,阿里巴巴在大會上提出的“work at alibaba”電子商務新模式也引起了參會企業的極大興趣。
“目前,阿里巴巴自身的外貿平臺也在進行轉型升級,‘2011版出口通’將從幫助企業在互聯網上‘找商機’,逐漸發展為一個含物流、融資、人才等一系列新服務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工作平臺,全面幫助小企業成長。小企業可以通過阿里巴巴強大的電子商務生態鏈,完成從線上訂單到物流、支付的全過程。” 陳盛說。
據了解,近日阿里巴巴剛剛宣布收購“深圳市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國內首家結合專業進出口代理和電子商務功能的中小企業進出口環節外包服務提供商,借助互聯網一站式為中小企業提供通關、運輸、保險、碼頭、外匯、退稅、融資、認證等全程的進出口服務。此次收購也正是阿里巴巴公司布局“work at alibba”的關鍵一步。
阿里巴巴CEO衛哲此前表示,“目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仍相當復雜,未來數個季度,中國出口增長可能會繼續放緩。同時,員工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問題也將進一步影響小企業的成長,為此,阿里巴巴將圍繞金融、物流、通關等多方面入手協助他們經營,真正實現小企業‘工作在阿里巴巴’。”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在停止服務505天后,飯否網從11月25日晚上起重新“開飯”了。31歲的王興在三年前創辦了這個中國最早的類Twitter的信息共享網站,一度擁有百萬用戶,但在去年7月飯否被有關部門叫停之后,后生的新浪微博奪走了它的風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商現身說法 教小企業如何應對通脹壓力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9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