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字100研究公司發布的《2010年9月團購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8月底,國內初具規模的網絡團購企業已經達到1215家,其中尚未包括未開團、或已倒閉的256家團購網站,及剛開團或開團次數很少的小型團購網站。而在城市分布上,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調查統計,北京的團購熱情獨占鰲頭,而廣州也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后,排在了網絡團購的熱門城市之中。《2010年9月團購行業調查報告》,9月份京滬穗深四地的團購交易活躍,總交易額超過1.1億,成交人數達181萬人。
但是,團購網站的弊病也在凸顯。除了服務縮水、退換貨困難之外,由于團購常常采取直接打款的方式,收到款項店面便“人間蒸發”的事情也屢見不鮮。
著名獨立IT評論人洪波認為,如今團購網多了,質量參差不齊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如今成立團購網的門檻很低,而且很多團購網根本沒有長期經營的打算,很多人覺得只要有錢賺就行了。
“當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證時,團購網本身就應該首先負起責任,挑選合作商家是其應該把的第一道關。因為商家審核意識不夠,把關不夠嚴,加上消費者本身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團購服務素質低就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洪波認為,團購網其實可以做到對商家的前期調查和其可承受范圍人數的調查,然后確定限額。同時,他提醒消費者,在參與團購的同時應盡量選擇知名團購網站和有信譽的商家參加,對規模較小甚至沒聽說過的團購網應處以謹慎的態度。
團購作為一種獨特的商業模式進入中國市場僅僅大半年時間,其快速的發展卻相當引人注目。由網站替消費者尋找打折商家,提供極具吸引力的團購價格,然后放在網站上供消費者購買的模式,已經成了互聯網商務里面一塊極具吸引力的“蛋糕”,也催生了一大批“團奴”。
每當團購網站更新團購信息,2折、1折甚至更低的折扣都能引起大批“團奴”追捧,成團人數少則數十,多則數千。但是,團購真是“物有所值”嗎? 文/記者周慧、潘彧
案例一:按摩預約不成款項不退
“今日團購:僅39元!原價896元女子養生館護理套餐(全程130分鐘)!”身為日日坐辦公室的白領,小王早就想去給自己按摩減壓了,看到團購網上的這一促銷立馬叫上自己的閨蜜,點擊購買了3人的護理套餐。在電話預約時,小王傻眼了,因為自己被告之,“如今整個11月份已經預約滿了,12月份連在一起的號也已全部約滿。”這就意味著本來與閨蜜們約好的一起按摩時間大家只能分頭前往。更讓小王驚訝的是,12月份周一至周五晚上的時間段全部被約滿。“唉,看來自己只能專門挑個周末去,而且只有上午10時~11時的時間段可供選擇。”
記者電話了解到,該養生館一共只有八張理療床,目前團購人數已經達到704人。按照養生館每天營業12小時計算,光是應付團購的顧客便需要滿負荷營業18天,還不包括養生館自身的顧客。由于購買人數太多,造成有效期之內預約非常困難。小王反映,自己曾想過退款的,問養生館的服務人員,他們表示自己現在還沒有收到團購的錢所以要退款的話要自己聯系團購方。小王特意打電話給團購客服,客服表示,一般退款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團購人數沒有達到目標人數,團購失敗,另一種是商家倒閉才會結束團購還款。“如果我的電話打晚一點點,說不定根本沒法預約上。”小王抱怨稱。
案例二:團購餐飲屢遭縮水
家住廣州大道南的白領李先生也遭遇過相同的問題。由于在團購網站上看到一個所謂的“特色雪花冰”,原價38元,現在特價只要15元,他專門團購下來后,選擇了一個周六帶著女友過去試試。可是,到現場才發現,人特別多,前來享受團購“超低價”的人也不在少數,他不得不和別人搭臺而坐。
旁邊的情侶已經換了兩撥,他們的特價冰卻還沒有上。店員只是告訴他們,團購冰要排隊,而正價冰不用。但由于錢已經花出去了,只好坐在店中傻等。
“當時我等到20分鐘的時候,店里說特價冰的材料短缺,不能供應了,我問店員能不能換同等價錢的冰品牌,店員說不可以。”李先生非常無奈,直到他走的時候,依然沒有享受到團購的“特價冰”。他氣憤地表示:“難道就因為我比其他的顧客少出了一部分錢,享受到的服務就要縮水嗎?”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快遞公司紛紛提價,原因是汽油漲價。但這并不能阻礙網購的熱情。買家和賣家紛紛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是不能接受的是許多快遞公司貼出緊急通知:“以下幾個省市由于郵件爆倉還有天氣影響部分網點暫停。”電子商務的阻礙>>>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