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戒網癮生活揭秘:電擊療法令人口吐白沫

作者: 來源:IT新聞網 2011-12-31 06:35:19 閱讀 我要評論 直達商品

迫于無奈,父母在網上搜索戒除網癮的有關信息,找到了不少聲稱能有效幫孩子戒除網癮的醫院、學校或基地。出于慎重,父親挑選了廣州和北京的兩家參觀。當時,廣州的這家顯得比較開放,參觀的家長可以和學員交流,而北京的那個特訓基地卻拒絕了他提出的在里面試住一晚的要求。  精彩推薦

看上去,莫安(化名)和普通的高一學生沒什么兩樣——有點潮,有點頹。但他的內心卻已是千瘡百孔,他害怕鐵門、鐵欄桿、鐵床,甚至不敢走進鐵制的校門;他害怕被“關”在教室里,內心的壓抑讓他無法正常上學;睡到半夜,他會醒來無聲地流淚;除了自己的女朋友,他誰都不相信。17歲的女友為了他兩度被學校開除,現住在他的家里陪著他,兩個少年的前途一片茫然。

這一切都是從兩年前他走進廣州白云某某心理醫院開始的。在那里,他體驗了5個多月的強制戒網癮生活。

“一想到是他們把我送到那里去的,我就想回家把他們砍死,”莫安口中的“他們”是他的父母。

絕望的父母

兩年前,莫安的父母接近絕望的邊緣。每到上學的時候,莫安就說肚子痛,去不了學校。但在家里一上網就什么事都沒有。父母帶著他到好幾個醫院檢查,也沒有查出是什么問題。

問起什么時候開始上網的,莫安說不記得了。他說那時候,母親總在忙,父親回家也只是看電視,從來不理他,沒有人陪他說話。他否認自己是網癮少年,到網吧去只是為了伙伴們好碰頭。玩游戲在他看來是很無聊的事情,網絡小說看一兩個小時也就會覺得沒有意思。

莫安回憶當初的心理:“哪里人多,哪里有人陪我聊天,我就去哪里。”

他比較喜歡在網上寫小說。其中一篇講自己和父母關系的《90后天空不太藍》,曾經達到20萬人次的點擊量。

雖然莫安并不承認自己是網癮少年,但在父母看來,自己的孩子正一天天離正常軌道遠去:晚上在網吧整夜不歸,白天回家睡一天覺,一天只吃一頓飯,那還是為了有力氣去網吧。

初二那年開學第一天,莫安就以身體不舒服為由回家,并且此后一直不去學校。有一次母親去找在外上網的兒子,天下著瓢潑大雨,因為路滑,乘坐的三輪車摔倒,她被拋到了路邊的水溝里。在那一瞬間,母親的心都快碎了。

父母想辦法請來心理醫生和莫安交談,但莫安總能敏銳地發現醫生的身份,拒絕深談。學習成績曾經名列年級前十名的莫安瀕臨被學校勸退的邊緣。

迫于無奈,父母在網上搜索戒除網癮的有關信息,找到了不少聲稱能有效幫孩子戒除網癮的醫院、學校或基地。出于慎重,父親挑選了廣州和北京的兩家參觀。當時,廣州的這家顯得比較開放,參觀的家長可以和學員交流,而北京的那個特訓基地卻拒絕了他提出的在里面試住一晚的要求。

父親決定選擇廣州的這家醫院。父母告訴莫安,廣州有家醫院,一個星期就可以治好他的失眠。

住進醫院的第一天,莫安就發現自己上當了。

有人問莫安:“你是新來的?”莫安聽了莫名其妙:“什么新來的,我是來治失眠的。”“他們和你說治多久?”“一個星期啊。”“你被騙了,這是治網癮的地方,起碼要待三個月。”

鐵門內的戒網癮生活

住院前,父母和醫院簽訂了一個協議:住院期間,父母將對孩子的監護權“轉交”給醫院;第一個月父母和孩子不能有任何聯系;之后逐漸可以通電話、探視等。

在醫院里,孩子們被稱為“學員”。莫安在醫院的那段時間,學員大概有30多人。醫院里還有4個教官、3個心理醫生,以及若干護士和保安。

軍訓、吃藥、上心理課是醫院生活的主要內容。一天三次,學員們排著隊到護士那里領藥,并且在攝像頭的監控下當場服下,之后護士還要檢查他們有沒有將藥偷偷藏在舌頭底下。

莫安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藥,每個人吃的藥數量和品種也不盡相同,但他第二天就知道其中有顆黃色的藥丸,吃下去就會昏昏欲睡。在里面待的時間長了后,莫安和護士混熟了,有的時候他就將藥丸藏在舌頭下,回到寢室后再偷偷地吐掉。每次他的舌頭都麻麻的。

懲罰是家常便飯,不過卻有很美麗的名字。其中一種叫“保護”:雙手、雙腳、胸部分別被牢牢地綁定在床上。最長的一次,有個孩子被綁了一天一夜。學員只要犯錯,就會被懲罰。而什么是犯錯,完全取決于教官和心理醫生的心情好壞。護士本來沒有處罰權,但如果有人得罪她們了,她們會告訴教官或心理醫生,孩子照樣會受到懲罰。

另外一個就是電針治療,又叫“電療”,莫安將之形容為“里面的王牌殺手”。兩邊太陽穴、雙手虎口分別被插進電針,其強度也取決于醫生或教官的心情。電力最強的時候,人會整個繃直,進入眩暈狀態,那是莫安從沒有經歷過的“痛”。每次電擊完,被電的人都要口吐白沫。5個多月的住院期間內,莫安共接受了電針治療64次。

這家醫院對莫安這樣的學員每個月收費9000元到1萬元,殘酷的“保護”和“電療”都是作為治療項目,需另外單獨收費。電療每次收費30元。

莫安在里面待了5個多月,花掉父母近6萬元,是他們家好幾年的收入。

除此之外,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場景,懲罰隨時都可能降臨。比如俯臥撐、站軍姿,以及各種別出心裁的“花樣軍姿”:頭頂著被子,腋下夾著書,兩膝間夾書,鼻子和墻之間頂著一支筆等等。

有一次有個學員絕食,醫院便給他插管喂食。在此過程中,醫生還一邊問絕食的孩子“以后聽不聽話”,如果覺得孩子回答得不好,醫生就攪動幾下管子。

醫生和教官還鼓勵學員之間互相“揭短”。

學員們每天都被要求寫日記,點評日記是每天心理課的必備內容。一個孩子被要求念出自己的日記,另外的孩子則點評其“真假”。有的心理醫生還威脅學員:“你知道誰的壞事就說出來,否則就電擊你。”

莫安說,里面的信條就是保護自己不受懲罰,為了不受懲罰,什么都可以丟掉。“在里面沒有真正的朋友。你能相信誰?”莫安說。

刻在心里的傷害

莫安在里面呆滿三個月的時候,有位心理醫生給莫安的母親打電話,要她把莫安接回去,理由是“孩子在這個地方呆久了也不好”。但等莫安母親去接孩子時,主治醫生卻告訴她,現在孩子剛有點效果,需要再鞏固一下,如果出去再犯就更難辦了。

直到再一次探視,莫安的爸爸看到醫院讓孩子們互相揭短,每天的課程基本是重復,覺得不對勁,感覺“上當了”,終于在5個多月后將莫安接出了醫院。

回家后,莫安的網癮并沒有被“治好”,而是更惡化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從醫院出來后我才知道什么是上網”,甚至在里面接受過游戲高手的指點。“去那里,沒有一個人能改好的。”莫安說。

一開始,莫安還能去學校上課,并勉強考上了高中。但情況越來越糟糕,他每次走進學校的鐵門就感到害怕,晚上失眠更加厲害了,睡不著的時候就想沖出去把爸媽砍了——“他們為什么要送我去精神病院?”連家里安裝的防盜窗戶都被他拆了下來。

看到穿白大褂的人莫安就跑,發燒了都不敢去醫院看病,只好在私人小診所里治治。見到保安,莫安也感到恐懼。總之,只要和醫院有關的東西都讓他感到恐懼。

他不再和父母說話,拒絕和父母同桌吃飯。他在自己房間的門上挖了幾個洞,從洞里觀察父母的行蹤,等到他們出門或是進了房間才出去吃飯和活動。

他不再相信父母,聽到父母用普通話接打手機,他就很緊張,覺得父母是在和醫院聯系,要把自己再次送進去。

這一切都是莫安的父母始料未及的,深感無奈的他們只好來到武漢,求助于給多個網癮孩子做過心理疏導的陶宏開教授。

聽了莫安的經歷,陶宏開一連說了好幾個“憤怒”:“他們又沒有犯罪,任何人都沒有權力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在那里,他們24小時生活在恐懼之中,而且長達數月。一個人的行為重復3個月到半年,就會形成慣性。他們是孩子,正在成長和發育,這些遭遇讓他們充滿了不定感。會否受到懲罰完全取決于教官或醫生心情的好壞,他們不知道生活的下一秒是什么。”

陶宏開說,這種經歷通常會導致兩個結果:一個是孩子心理防線的徹底崩潰,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另外一個結果就是報復父母和戒網癮機構、反社會,以暴制暴。有個孩子曾被父母連續三次送到山東一家類似的強制戒網癮機構,被電擊29次。這個孩子沒有成功戒除網癮,而是完全變了一個人,和父母不再說一句話。另外一個孩子從強制戒網癮醫院回來,很平靜地對父母說:“以后我活著就是為了讓你們痛苦。”刻在莫安心里的傷害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去修復,甚至最后不一定能完全修復。

陶宏開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根據有關統計,2004年,國內還僅有兩三個類似戒網癮機構,2006年增加到300多個,現在則有1700多個。

他分析,現在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代溝空前的大、空前的深,兩代人是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曾經碰到一個孩子小時候經常被媽媽打,而且最糟糕的是當眾打他。16歲生日那天,這個孩子把媽媽叫過來,揪著她的頭發、按在沙發上打了她一通,過了“最快樂的一個生日”。

“戒除網癮唯一的方法就是父母學習有關孩子成長的科學知識,和孩子溝通,相互去靠攏。”陶宏開說,“這個方法也許慢,但卻是有效的,更是唯一的。”

沉迷網絡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岔道

刻在心里的傷害卻一輩子無法抹去

在一個溫暖的午后聽完莫安的講述,我竟不寒而栗。似乎只有非常時期對待敵人才用的招數,卻是由父母間接施加在自己最親愛的孩子身上。這被稱作“強制戒網癮”,由藥物、電擊、懲罰組成的“強制戒網癮”。

我很認同陶宏開教授的分析,這些殘酷的遭遇會徹底摧毀一個人的心理防線,進入恐懼的黑暗,更嚴重的則會制造無數反社會的暴力信仰者,先是報復父母,進而報復社會。如果說,沉迷網絡也許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岔道,孩子總有一天會回到正軌,那么這種刻在心里的傷害也許一輩子都無法抹去。

但花費巨資并滿懷希望將孩子送進這些打著心理醫院、青少年心理學校、素質特訓基地等各種名目的戒網癮機構的父母,對這種傷害并沒有清醒的認識。莫安說,他在里面碰到的一個年齡最小的孩子還在上小學,根本不是“網癮少年”,到那里去的原因只是父母擔心他暑期在家“調皮”。

一邊是無奈甚至無知的父母,一邊是飽受傷害的孩子。我看看我的左邊,再望望我的右邊,好像誰也不忍心責怪。

盡管有媒體一再的報道,有一些部門的不斷打擊,但是在網上一搜索,類似的戒網癮機構信息仍然比比皆是。這些機構為什么還能生龍活虎地存在著,繼續傷害更多的孩子?誰批準了他們的存在?誰承擔著監管的責任?

這些問題為何總是無解?誰又能救救我們的孩子?

進入論壇>> (責任編輯:嫻子)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 如果你對網站有好的建議請點擊網站建議發表你的建議。

  推薦閱讀

  譚群釗:未來網游行業是多元化和區域多元化

談及網游行業的未來走向,譚群釗表示:互聯網領域的發展趨勢將滲透著和決定著以網游為代表的互動娛樂業的發展。“不論是微博還是程序店,不論是三網融合還是3G時代,消費者和生產者越來越走向融合,通訊和互聯網越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強制戒網癮生活揭秘:電擊療法令人口吐白沫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2925.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點評
我的評論: 人參與評論
驗證碼: 匿名回答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友情提示: 登錄后發表評論,可以直接從評論中的用戶名進入您的個人空間,讓更多網友認識您。
自媒體專欄

評論

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97|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色五月婷婷成人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www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免费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成人综合视频网|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