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3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消費者隱私保護倡導機構Consumer Watchdog推出了一個540平方英尺(約合50平方米)的動畫廣告,來表達該機構對谷歌隱私權政策的擔憂情緒,以及推動國會允許個人消費者選擇不讓互聯網公司追蹤其網絡活動。
這個巨型動畫廣告正在紐約時代廣場以每小時兩次的頻率展示,以卡通視頻的手法嘲弄谷歌的隱私權政策,內容是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一面向兒童發放免費的冰激凌,一面秘密收集他們的信息。在此以前,Consumer Watchdog一直都在批評谷歌的隱私權政策及其他問題,并推出了一個名為“Inside Google”的網站。
在這個卡通視頻中,“施密特”駕駛著一輛谷歌冰激凌車,向一群跑來索取免費冰激凌的兒童笑聲陰險地說道:“我已經知道你們最喜歡的口味。站好了,讓我們來收集你們的一些秘密。如果你們有任何事情是不想讓其他人知道的,那么你們應該把它放到最后來說。孩子們,要記住,你們不能相信父母所說的有關隱私權的所有事情。”接下來,這個卡通版的“施密特”告訴每個孩子他們的父母在網上一直都在做些什么事情。
在視頻的結尾,一個聲音建議觀看者強烈要求國會建立一個“不追蹤”名單,允許互聯網用戶阻止公司追蹤其網絡活動。消費者倡導組織一直都在推廣有關建立這種名單的想法,它類似于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全美謝絕來電電話注冊”(National Do-Not-Call Registry)計劃,這項計劃旨在阻止用戶不想接聽的電話營銷來電。
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喬恩·雷伯韋茲(Jon Leibowitz)此前曾表示,該委員會正考慮提出這樣一份名單,但這種名單將必須通過國會批準才能生效。
施密特一直備受批評,原因是他曾在本月早些時候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兒童可能會希望在長大后改名來逃避他們在年幼時犯下的錯誤,而這些錯誤將在Facebook及其他社交網站上被記錄下來。他還預測稱,有朝一日谷歌對其用戶的了解程度將非常之高,以至于用戶將希望谷歌來“告訴他們下一步該做些什么”。
谷歌則一直極力主張,該公司已經利用“谷歌面板”(Google Dashboard)等產品給用戶帶來了更大的信息控制權,因而為其隱私權提供了保護。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調查顯示,人們最常犯的錯誤包括把胃部不適錯診為食物中毒,把普通感冒當成流感。還有人把關節僵硬錯認為關節炎,把消化不良當作心臟病,認為后背疼意味著患上腎>>>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5556.html